略论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春锦
【摘 要】建立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但人们对这一教学方式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成功的探究式教学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 平等、互信和融洽的师生关系;2. 以养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3. 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关 键 词】探究式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1-03
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科学素养和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改革传统教学,建立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成为时代的需要,并日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较之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几方面。
一、师生关系
探究式教学要求平等、互信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儒家伦理思想建立的,强调等级次序,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顺从。
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放下身段”,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让师生在知识、人格、心理、道德等多层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和至爱、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它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1. 真诚相见――师生诚实相待,不欺诈,不敌对。
2. 相互尊重――这种尊重是双方都能清晰无误感觉到的。
3. 相互独立――彼此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依赖、依附关系。
4. 相互包容――彼此接纳对方独特的个性。
5. 共同发展――一方的进步和需求不以牺牲另一方的进步和需求为代价。
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可能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1]
二、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强调认知目标,即知识的系统学习,忽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和人格培养、情感需求。传统教学由于放弃了教学中的非智力教育因素(如兴趣、热情、毅力等)和教育契机,教学趋向形式化和教条化,抑制了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探究式教学通过在学习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简言之,是养成学生学习的能力,包括:
1. 学习态度。培养树立“爱”学习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的自为、自然状态,为自在、自觉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学习习惯。不用任何外力约束,而能持之以恒地获取知识、信息和技能。
3. 学习观念。读书不唯书,尊师不唯师,不局限于课堂,不迷信权威,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具备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
4. 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会利用各种现代化学习工具,重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勤读、勤听、勤问、多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善于融会贯通,总结经验教训,懂得调整思路和策略;善于借鉴他人学习经验和发现学习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必须指出,探究式教学不是反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强调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同时变成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和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
(一)“问题”是核心
传统教学是“接受性教学”,其特点是:一是被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的,对学习缺乏自主权。教师由学校安排,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是国家规定的统一教材,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是教师确定的,学习结果是教师按统一标准评价的,学习时间、场所、形式等都是学校决定的。对于这一切,学生不能作主,既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二是依赖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依赖教师,学习内容靠老师提供,学习情境靠老师创设,学习过程靠老师设计,学习的重难点靠老师点拨,练习的作业靠老师布置,学习成绩靠老师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缺乏独立性。三是封闭性。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局限在书本之中,学习的场地局限在课堂。在这种封闭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失去了对未知世界探究的兴趣、动机和机会。
探究式教学则是“问题式教学”,它要求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
1.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主动提出问题,教师由此出发组织教学。这是“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发现问题的喜悦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欲望的强大动力。
2. 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重新设计,并搜集、编制适合学生讨论的相关材料。问题设计旨在赋予问题的挑战性和答案的多样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为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拓展新的空间。
3. 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探究的成果和不足加以总结和分析,肯定成绩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维持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
(二)学生唱主角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部教学活动由教师决定,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所谓的“讲授式”,注重个人努力,很少或完全不考虑师生、同学之间的集体合作。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单向性的讲授式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自由交流,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更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教学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教学不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学习和研究过程的演进往往无法预料,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方法上的支持,还要帮助学生随时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即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学”为“导学”。而教学顺序则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2]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真正体现“以学为本,因学导教”的教育思想。成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标志是: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都能自觉自主地选择和控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己确定的,学习时间是自己安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判。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相应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三)开放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个占有资料和推演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性工作必须借助于课外实践才能完成,探究能力也必须借助于课外实践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因此,探究式教学必然拓展、延伸到课外,即课堂是开放性的。传统教学的课堂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课堂有固定程序,重视总结,以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为评价标准,这样的教学思想既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阻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讲求课内和课外的衔接,课堂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外探究活动则是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课内、课外探究活动共同构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课外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强化学生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其创造精神;另一方面,课外探究活动必然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探究活动的问题反馈会充实和促进课堂教学。
此外,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对于教材的态度上,往往根据教学需要,或增或删或改,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方式也是开放性的,“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变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同样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多种方式的结合。评价角度也不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同时注重学习态度、质疑精神、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养。
必须说明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这必然造成师生主体地位的此消彼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导性探究,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实际上是被引导到结论上来,教师充当指导者。第二阶段是开放性探究,教师充当辅助者,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承担更多责任,对老师的依赖性降低。第三阶段是个别化探究或自由探究,由学生自己形成探究意愿,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鼓励。在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由依赖教师到依靠教师,再到独立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研究有所独创;教师的介入程度逐渐减弱,由保姆式、师傅式,到导师式,直至完全退出。[3]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达到“不教之境”。
注释:
[1]朱晓红.重新理解师生关系――基于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3).
[2]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5(12).
[3]威廉・威伦等.有效教学决策[M].李森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