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准就是每一个社会单元的高度和谐。校园是培养人才的特殊社会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按照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一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学校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制建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完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历史使命的可靠保证。
因此,有了这样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有了行动的准则。“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既强调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又注重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活动整体。关于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教育者要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才、快乐成才和精神成才无私奉献。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在各项工作中,多作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宣传、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努力建设生态化校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师生员工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按照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和现代文明的“生态平衡”理念,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为一体的校园建设格局,塑造学生健
全生态人格。增强师生的“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
二、实行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前提。学校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学校以往的管理者兼任年级课程的这一制度。这样的零距离管理,既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便于产生管理智慧。管理者同时又是实践者,消除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学校决策于民,用之于民。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健全的、科学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学校管理、教学活动的责任归属,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学校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并对重要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提高办学质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目标。办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老师,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调动和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细心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去,为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努力创造人人做贡献、人人都成才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力,培养更多质量的人才,创造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促进师德和教风的不断优化。
三、倡导礼仪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教育的成败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礼仪文化的构建中心应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与成长规律,将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作为德育的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礼仪文化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环境既富有艺术品味,又贴近学生生活及各适龄学生的
心理特点,用无声的语言来感染学生知礼重行。
四、教学相长,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教学是师生之间、教师文本之间、教法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状态。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和谐教学的本质所在,更是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理想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开发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总之,和谐是一种理念,一种制度,一个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的校园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团结力量,可以发展事业。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王利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