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不如”句式的探究文章开篇写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其开篇语哪怕是闲笔,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这篇文章的开篇语到底想说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下面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①这两天,我国三地气温比较的情况是:南方没有北方冷,北方没有西部冷。
――西部最冷。语句强调“西部冷”。
⑦这两天,我国三地气温比较的情况是:西部不如北方暖,北方不如南方暖。
――南方最暖。语句强调“南方暖”。
同样,“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训的就是“人和”了,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全文也正是围绕“人和”来论说的,这样,文章开篇就为后文树立了议论的“靶子”。
相反,假如选句是“人和胜于地利,地利胜于天时”,那它就变成强调“天时”了,强调天时的不利。这样写也就意味着,全文将围绕“天时”论说。这与后文的内容不符,也与孟子的意愿不合。
二、对“而”“夫”用法的探究
文章接着写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这第一个“而”,是表顺承呢还是表修饰?“教参”和“学参”的说法不一,但都没有说明理由。
(1)如表修饰,那“而”字前面的“环”就应作“攻”的状语,选句就应泽为:内城只有方圆三里、外城只有方圆七里的一座小城,同着打,竞也攻打不下来。
(2)如表顺承,那“而”字前后的“环”与“攻”,就应有个“动作”的先后顺序,选句就应译为:内城只有方圆三里、外城只有方圆七里的一座小城,先围起来,再打,结果竞也攻打不下来。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后一种“打法”――“先同起来,再打”要更有把握些,取胜的可能性要更大些。可就是胜不了,为何?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这样)而(却)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夫,发语词,表明作者正在思考,准备议论。
作者正在思考什么?
这么一座小城,为什么“先”围起来“再”打,竟也没有攻打下来?原来,是天时不如地利呀!
看看,这个“夫”字还真不是可有可无均,“而”字,也真只能表示顺承(先……再……)。
这里,如果我们只是记住“而”表修饰或顺承、“夫”是个发语词,那该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学习词语,要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人手。
三、对“地…‘非不…‘也”的含义的探究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假如孟子及其门人没有把这句话说错的话,那么,根据这句话的意思,这“地”就应亥指“城”“池”“兵革”“米粟”;“地利”,就应亥指“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了。
孟子和其门人没有说错,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除了天、地,就是人。那么,不是‘天”、不属“人”,那就是“地”了。何为天?落雪下雨为天,四季变化为天,地震洪水是天,一切非人力所能及的都是天。那么,“城”‘池”以及“兵革”“米粟”自然就都是“地”了。
再说“非不”。
在这里,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记住双重写定等于肯定。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如果只是说说、记记,那还不如不说、不记。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进语言文字中,体味语言文字从里到外的芬芳。
作者为什么不把选句写作“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这样不是更简洁些吗?孟子周游列国,希望各诸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假如以这种硬邦邦的口气说话,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
既然“城”“池”“兵革”“米粟”是“地”,那么我们就可结合选句概括地说:不是“地”不利啊(“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是什么?是“人”不和啊(“地利不如人和也”)!说了那么多,作者真正想说的,正是这“是……”的内容。
何以看出人不和?“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逃跑。为什么这么好的地理形势,却还要弃城而逃?军心涣散,即“人不和”啊!
再说“也”。
也,语气助词“啊”。“城墙不是不高哇,护城河不是不深哪,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不是不充足哇……”我们通过对译文、原文的反复吟诵,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想法,原来是躲在上面这些话语后面的:不是不……啊,是……
这种做法,比简单地记住…也’是个语气助词,可翻译成‘啊”’要好。上面说的是“情”,这里说的是“法”(语法)。――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我们要学着对文章的细小处动“情”。
四、对“中心论点”与“文章主旨”的区别的探究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历来说法不一,有的“教参”说是文首句,有的说是文章标题,即使是同一本资料,也有前面说是义首句、后面说是文章标题的,但谁也不去说明理由。这让同学们感到很是头疼,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到底是文首句还是文题呢?
看原文。原文中“三里之城”的例子是想证明文首句的前一个分句“天时不如地利”(探究2),“城非不高也”的例子则是证明后一个分句“地利不如人和”(探究3)。那么,“得道多助”呢?“得道”,即实行“仁政”,得民心。得民心,君民上下就一条心了,这就是人和。这同样是证明后一个分句的。,而全文就是围绕这三点展开议论的,可见,它们共同证明了文首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再来说一说文章的主旨。
孟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什么?呼吁各国诸侯。呼吁他们“干什么”?希望他们能“得道”,即能实行“仁政”,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孟子周游列国的目的,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为了表明这一政治主张,面对各家诸侯,孟子没有一开口就说明自己的意图,而是从战争“小心说起”,然后慢慢“推出”。似如不是包括本文的三处选句在内的极有情理的精妙用语在前面挡挡,我想,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听孟子谈什么政治主张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8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