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人生的精美开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晓红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每每想起苏轼这句话,他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形象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读书让我走近古人,走近智者,使我的灵魂得以净化。作为语文教师,工作中,我一直尝试将诵读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一、诵读让学生爱上读书
本人长期任教小学六年级语文,不仅要考虑到小学升初中的教学需要,更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教学中,我不是就课本而讲课本,而是通过认真备课,旁征博引,把每篇课文都尽量讲得丰满、精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是我一个人走进课本,而是引导学生全部参与,引导学生在课前大量阅读相关的东西,从中选择出精彩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诵读,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两小儿辩日》前,我布置学生先预习,并搜集孔子的名言以及关于孔子的故事,第二天教学时,有的学生背诵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学生更是摇头晃脑地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关于孔子的故事,有的学生讲了孔子问道于老子,有的学生讲了孔子学鼓琴师襄子一事,当一名学生讲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并绘声绘色地讲了“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同学们都为孔子谦逊、好学、童叟无欺的君子品质所折服,再结合《两小儿辩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把课文的内容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文章所包含的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得非常透彻。一节课,我讲得非常少,主要是倾听,我从中体会到学生参与的快乐,分享他们读书的快乐!
课堂上我成了配角,课外更是他们的天下,向同学们推介自己欣赏的文章或书籍,介绍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真的是你追我赶。小小年纪,有的就捧起了《二十四史》《古文观止》《资治通鉴》……去年,区教育局组织小学生诵读比赛,我班有五名学生参赛,拿到了三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
二、诵读能积淀人文精神
诵读,让他们知道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而“种豆南山下”,过着悠然自得的采菊东篱下生活的陶渊明;诵读,让他们认识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放荡的李白,认识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的杜甫……
为了充实自我,孩子们走进书本,品味书香,感悟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的璀璨。不管是闻鸡起舞的祖逖,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书中的人物伴随着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光临我们的教室,和孩子们举行“心灵的约会”。他们鲜活生动,他们成为孩子们与之进行心灵之约的偶像,他们的话语在不经意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将来苦于现实之不公,还是困于人生的崎岖,读书总能让他们的智慧受到启发,内涵得以充实,底气瞬间增强。
三、诵读可塑造完美品格
她聪明,博闻强记,小小的年纪,文章却写得很不俗,常被我拿来作为范文,阅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而她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常常是别的学生所不能企及的,故而在短文分析、经典鉴赏等课堂上,她时常成为主角,而我竟会被她“带跑”。一次,我将教材内容拓展开来,补充了一些东西,她竟直接地告诉我,“这个话题,只有我和你能对话!”这个小东西!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交流,我知道她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许多精美篇目她都能熟练地背诵,原来她的父母怕她从小受人影响而学坏,常常将她封闭在家,为她准备的就是一大堆书籍。她学会了用书来让自己不寂寞,渐渐地她发现没有几个学生与她有共同的语言,她对同学的评价就一个字――“俗”,自然,同学们对她的评价也就是一个字――“傲”,自然而然的,她就落单了。既然问题是缘于读书,还得需通过读书来解决。
在我的课堂上,总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话题,给她以展示的机会。课外,我常常将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聊读书,聊古人今人,聊友谊,她和我简直是无话不谈。渠成了,就应该让水到来!我和她聊孟子,聊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聊到还有不少的学生不爱读书,或家中缺少读书的氛围,读书太少,自然就难以做到“志存高远”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明白了我的心思――让她与他人分享读书的快乐,让她带动更多的人去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她的带动下,教室里的图书角建了起来,收到了许多好书,同学们爱书、读书、说书、评书、背书,书成了她与同学们和好的纽带。现在,她离开我已有几年了,每年她总是要回到我的身边,和我聊读书、学习。看着她阳光、快乐的样子,我的心真的醉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双语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