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五个关注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益
作为母语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载、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作为传承文化重要载体的语文教学品位与价值也需不断提升。结合实践,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关乎价值――教学之起点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汉字词语,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关乎价值,就是引领学生去正确感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学生产生敬重、亲近、珍爱之情。
《七颗钻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的故事。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都突出了人性之美。教学中学生对于“递水”心理的高调感悟――“人要助人为乐,尊敬老人”。语文教学应遵循“立言―立意―立人”的过程。通过故事透视现实生活,这是一罐救命的水,小姑娘自己也非常需要:当自己的利益与帮助别人的愿望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帮不帮别人?这是文本的价值内核。因此教师在文章关键处提出问题:(1)这是怎样的水?(挖掘水的文化内蕴,为下面价值感悟做铺垫);(2)这是怎样的母亲?(母亲的行为对小姑娘的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小姑娘应该给还是不给?(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虽渴,但这位老爷爷挺可怜的,还是给他喝。有的认为可以让路人喝点,然后自己喝点)在这样的价值定位下,学生不但丰富和内聚了文化,更创造了新的文化。
二、注重体验――教学之方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学生对文本应有自己的感动,自己的诠释,自己的情怀。
如教学《第一朵杏花》,学生表达喜欢“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句话的原因:有的说写出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有的说“绿、青、皱、鼓”用得美,给人诗的感觉……一位学生还仿用句式说起了秋天的景色――“秋风吹黄了稻田,吹红了枫叶,吹熟了高粱。”大家仿佛都受到启发,争先恐后地发言:“秋风吹醒了菊花,吹红了石榴,吹暖了我们的心。”
学生由品味文中的句式,生成出这么多的精彩语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三、弘扬智慧――教学之追求
充盈智慧的课堂才会使教学变得更灿烂。以《春雨的色彩》为例,课文中所描写的春雨是有颜色的,是带有作家的创意和情感的“雨”。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交流眼中的春雨时,有同学说春雨是没有色彩的,预习课文时问爸爸,爸爸也这么说,要是有颜色的话就坏事了。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体验不错,接着引导想象春雨落地后桃树、小草和油菜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有的说春雨落到地上后,桃花就红了;有的说落到地上后,小草就绿了;有的说落到地上后,油菜花就黄了;有的说春雨真可爱!
上述提问,教师是从创意想象的角度入手,而学生的回答则是从现实情境出发,当文本知识和个体认知发生冲突时,教师没有为追求文本诗意而否定学生真实感受,而是巧妙地把非文本内容嫁接到文本情境,让学生通过“无色”认识到“有色”,从而生发了对春天、春雨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语文教学,充满着灵气,阅读成了“激情”与“智慧”齐飞的生命历程。
四、融贯艺术――教学之品位
语文教学若创设富于美感的体验和文化情境,探寻和理解教材真善美方面的丰富意义,就会让作品描述的世界更生动、更富有生命力。
如教学《望月》时,“月亮”这个文学意象在审美中有了孩子般的浪漫。文中小外甥将月亮比作“天的眼睛”,这一比喻是引导学生对“月亮”这一文学意象审美的重点。教师创设情境,先引导学生交流月亮像什么?再感受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像天的眼睛的原因,在反复朗读想象中学生感受到了美的意境。
语文课最大的形象就是语言形象,而语言的审美是通过朗读声音“幻化”出一个个文学形象,这是审美的艺术性的文学理解方式。
五、走向生活――教学之途径
语文教学力求以生活为基准,将个体心灵置身于生活,营造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体味幸福内涵时,教师先引导其感受文中女孩的幸福,再联系生活实际、同龄孩子的不幸,如某些地区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等对比感悟,学生不仅深刻感悟了“幸福”的含义,还懂得了要感谢与守护幸福,更重要的是学会奉献,主题得到了深化。
以上教学,教师把生活和课文相结合,在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基础上,又把现实中孩子的不幸遭遇展现出来,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的弥足珍贵,学会在奉献中感受幸福。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材价值、注重学生体验、弘扬教学智慧等,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涵养他们的性情,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