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纪素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让学生的智慧、品德、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式多样,但最关键的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真实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情感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不当,没能清楚认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真正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一、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种维度,培养的目标能一一列出。它具有实践性、主观性等特点,所以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联系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还要掌握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适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手段,体现语文教学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情感性,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师要用爱心来感染学生的情感
1. 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向全体学生播洒爱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 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的任性和过错,谅解学困生在学习上一时的失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关心学生,尽力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
3. “爱是出发点,严才是主策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细心的教育,用爱去打动他们,使其在爱的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要用真情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的心,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善学、乐学,真正成为有理想抱负、品德高尚的好学生。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课堂就会充满快乐、充满人情味。
三、教师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
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敬业。即教师要怀着敬畏之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认认真真专注于职业,脚踏实地做事,严肃对待教育工作。
2. 勤业。教师要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对教育工作倾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不求回报。
3. 乐业。教师把教育学生看作一件快乐的事,让课堂时间如课外时间一样充满情趣,使课堂时光更加充实和快乐。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包容学生的错误,聆听学生心里的困惑,及时开导、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
四、教师要用正确的导向来树立学生高尚的价值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阅读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课文中受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熏陶,让教材中的人格形象照亮学生稚嫩的心灵,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关心自然、热爱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全文描述了受家庭变故的原因,父亲送别儿子远行的经过。本文通过朴实的语言,体现了一对父子间的挂念,感动了许多人,也教育了许多人。
总之,没有情感的教材和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使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活跃,从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同时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