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娟
一、角色的变式――把“变”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变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变式”学习。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充分相信学生的才能和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其次,教师要对变式的方法进行示范,以确保变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笔者针对学生记不住历史事件时间的情况,设计了一道判断题为学生做变式训练的示范:
例 八国联军侵华可以作为背景材料来研究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首先让学生判断这一表述的正误,以明白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及因果关系。其次让学生以此题为模板(即……可以作为背景材料来研究……)把容易颠倒顺序的两件事找出,出同样的变式训练判断题。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出的变式训练题并进行整理,筛选出其中的好题让全班学生做。教师采用了学生出的题目,就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学生会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会转化成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如果某学生出的变式训练题许多学生都做错了,教师可以让出题的学生来讲解命题的意图、题目的陷阱、解题的思路等。这样的变式教学,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变成了其他学生的老师(实现了陶行知所主张的“兵练兵”、“兵教兵”的“小先生制”教学),变成了命题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方法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聆听者、指导者。
二、知识的变式――使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
1.变陈述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结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学习、记忆一些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分为关于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关于方法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方法)。
(1)关于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如:“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结论是陈述性知识,要理解它,就要把其转化成以下程序性知识:
∵社会主义的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1956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变成公有制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判定“初级阶段”的依据:生产力水平1956年底我国还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刚起步,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1956年底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关于方法的程序性知识。如:陈述性知识:“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这六国的顺序不能变,比较难记。要记住它,可以先把六国的地理位置编成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然后根据口诀画出地图,并标出被灭的先后顺序即可(如右图)。据图,可以清楚看出:先灭中间弱小的,再灭两边的,最后灭最远也最强大的齐国。我们可以编出顺序口诀:先中间,后两边;先灭楚,后灭燕;齐国最强大,最后灭掉它。
2.变枯燥的文字为形象的图像。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枯燥的文字转变成图像。图像可以是图片、表格、图形、数轴(按时间顺序把历史事件画在数轴上)、漫画,甚至是动画等多种形式。
3.变遥远的历史为现实的生活。
教师可以提供历史事件的素材,让作文功底比较好或者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学生写出历史话本,然后让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成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让他们感同身受,培养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题目的变式――将题目以多个角度构建出来
对于重难点和易混、易错知识点,教学中要变着花样来出题,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题目的建构主要有异题同构和同题异构两种类型。
1.异题同构。
考查不同的知识点,但是题目呈现出相同的类型,如上例中的“……可以作为背景材料来研究……”。
2.同题异构。
考查同一知识点,但以多种方式来构建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变换题型。比如把选择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变成判断题,或者把主观题涉及的知识点转变成客观题。
(2)选项不变,变换提问角度。
(3)题干不变,变换选项。
(4)考查同一知识点,题干和选项都变化。
四、运用变式教学取得的效果――使历史教学“活”起来
变式教学充分开发了学生资源,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比如让学生把历史事件编写成剧本、表演历史剧、把历史情境以漫画或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辨别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活”了起来。变式教学以多种方式来呈现知识,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使遥远的历史事件变得生活化,使零散的历史知识变得体系化,使知识“活”了起来。变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以多种途径展现自我,使课堂气氛活、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好,使教学“活”了起来。
“历史教师的思想力,是课堂生命的源泉。”要使变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还有待历史教师发挥自己思想的生命力,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对这种方法进行补充、完善,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