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书芬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因此注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很多,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个角度,探寻最优化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策略。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内资源,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1.用活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我们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地区和学生个别情况不同,教材的普遍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思想品德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将教材资源用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而学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尽力改变教材单一化的现象,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2.挖掘人力资源。
教学事实证明,教师不仅决定了教学资源的鉴别、利用、积累和开发,是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实现教学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建构能力和鉴别能力,使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课程实施的主角。
3.灵动教学资源。
新课程已明确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发挥其教学资源的作用。如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二、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延展思想品德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要真正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就要开发和利用好课外学习资源,思想品德教师应特别注重把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引向绚丽多彩的现实社会,让学生在相对繁杂的社会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思想品德,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体验成长。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盐城是一个有着浓厚底蕴的革命老区,有着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可挖掘和利用。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爱国热情,也能增强对思想品德课中“了解家乡,认清国情”和“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社会责任心”等知识的理解。
三、积极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升华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要善于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评析新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了解“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国情、国家地位、综合国力、社会责任心”等概念的认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当今中学生不仅关心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这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合理地利用时政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力度。[F]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