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时代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种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下,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把我们的教育模式推向了审美教育之路。本文就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为例,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理想。由于一个人的实践经验不同,修养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审美能力上存在差异,这里还有生活条件、阶级地位、民族状况、道德、宗教、政治观点影响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后天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对高中生而言,现实的语文素养内容里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
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是人们审美意识初成的基础。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这个审美的基础,而比较法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在不断地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安妮日记》这篇课文,就有这种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安妮幼小纯洁的心灵和她眼里盖世太保的豪无人性行为进行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人性之美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二、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劳伦斯的散文《鸟啼》无疑向学生展示了强烈的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把这种“力”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吸收这种“力”就是是教师最重要的课堂目标。“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他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劳伦斯对生命的讴歌,表现出他对生活、对人类充满自信与激情,还有对于死亡的彻悟与惊醒。教师在此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这种情愫,最好的办法之一是请学生朗诵,并对体味其中意境并包含激情的朗诵者给以极高的评价。这种对审美能力的认可与鼓励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更强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三、正确的审美教育观念
文学是审美的,但这审美的途径不是抽象的认识,审美目标也不是依靠作品的理性内容传递而实现的“教化”。美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而产生的。直觉这种思维方式绝不依靠抽象的分析和综合,它不是可认知的;同时,戴着功利目的的有色眼镜来阅读文学作品,那也决不会产生艺术直觉,“教化”也自然会落空。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其实是个很难的事情,关键还在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
朱光潜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便取三种不同的态度。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只有画家看见古松时欣赏它的苍劲挺拔之美,体验着古松给他带来的美感经验。朱光潜说:“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是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在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在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其实高中语文一如那棵古松,我们面对它,应该采取画家的态度。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把自己的那种苦闷孤寂的感觉表达出来,却没有任何对心理的描写,这种意境是用心体会的,你可以细细品读,幻想一下那个场景,环境,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来也像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读来也会感觉大江东去。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那真是“总借俊眼传出来”!我们沉潜在《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和情感世界里,借黛玉的脚步和眼光来认识贾府和贾府的人等,我们会受到主人翁情绪的感染、熏陶,会得到良知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会与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所构成的艺术世界进行心灵碰撞。这些,都要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
对于美的感受能力与丰厚修养,不是凭教师或学生的愿望能在短时间培养起来的,它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速成式的审美教育,是违背审美规律。所以,在审美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树立以上的正确审美教育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5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