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玉娜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课堂、教材、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这几个方面强调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经验浅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更为可行和常用的。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很幸运的。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深广度和趣味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成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每个成员代表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各类学生的作业和发言适时予以肯定和赞扬,并提出近期发展的新目标。把成功、榜样、激励等事例贯穿课堂,激发学生的自强心、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深挖教材,找出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不是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是分内的、自然的。
  
  三、尊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
  
  学生有时就靠着与任课老师的一份感情来学习的,所以老师要与学生多沟通,爱护他们,让他们有一种亲热感,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课。如果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过少,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偏见。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发生过正面冲突,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等,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往往会不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就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要给予他们参与的权利,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对“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所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负有很大的使命。
  同时,语文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一种过渡的权宜之计,这也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有这方面的优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开很多功利的成分。思考一下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时,我们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
  比较一下中学的众多科目,无论是数理化等理科,还是政、史、地等文科,都是偏重于客观规律的理性分析,这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较少能触及人的情感、人格等领域,基本上是“死”的。而语文,则是活生生的,包罗万象的,“语文学习的外廷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穿了,语文就是以母语为工具,以文学、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为量化指标,旨在使学生能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抱有一种终极的关怀,真诚地面对心灵,能时时感爱到快乐、美、爱和幸福,从而去创造它。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天然具有的鲜明的人文特征和深厚的感召力。它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突出的功能。所谓文学即“人学”。语文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所以,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情感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
  这里,简略地举一个古老的例子。《牡丹亭》中的教师陈最良,是个神经麻木的腐儒,自己“从来不晓得个伤春”。面对着正处于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的萌动时期的女弟子,他不仅不知输导,反而执行起约束她身心的使命来。一听春香说“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他拿起荆条便打,还说什么:“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杜丽娘就是在师长对其青春期性心理的漠视和压抑下,郁郁而终的。这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极端案例。
  现在已跨入21世纪,为何在这里又翻起老黄历?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语文教学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和排斥古已有之,到现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而心理健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必要性,也是古已有之,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发的狂语。
  传统的语文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可惜被我们长期忽略,它也有很多陈腐的东西,可惜我们却因袭至今,其中,对个性的抹杀,价值判断的一元化和功利性,是最主要也是最致命的弱点,我们现在却是发扬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早些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权威的盲从抹杀了学生的一切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现在虽然提倡人文化、多元化,但最终还是要以高考为指挥棒,迷失了学生,也迷失了老师。忙着抓应试的园丁们,哪还有精力管你什么情绪波动?什么青春期性意识萌动?什么友谊?什么孤独感?
  相对于以前,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甚至更严重、更复杂了。杜丽娘思春抑郁而死或许只是传统教育中的极端例子,但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精神失常乃至自杀的案例已不在少数,自杀已经成了青少年的首位死因,青少年人群成为自杀者的主要人群。虽然现在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课题很多,花样也不少,但大部分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什么启发式,活动式,研究性学习,等等,都只是指向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为最终目标,出发点没变,只是组织形式上的变化。而其教学的终极关怀,似乎还是没有真正指向内心,最多,也只是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学科问题,即只是以心理特点为教学所用,而不是以教学促进心理发展,这还是本末倒置。当然,很多改革是体现了人文性,客观上促成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但这只是他的教学过程改革的辐射结果,还没有实现教学所应有的成效。人们的评判标准依然是功利的,有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来评判一所学校一个老师的教学成败?有谁问过自己“我的学生心理健康吗”这个问题?同时也由于心理的内隐性和不易量化性,让人难以捉摸难以控制,所以人们便舍难就易,实为舍本逐末。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作为一名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