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如从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瑷
突然发现。我的空间里有了那么多写给你的文字。它记录下了我们一路走来的历程,不伟大却辉煌。就像手心里的一朵莲慢慢地绽开,带着从容安静的笑意。
前几天看到隔壁寝室的同学写给她朋友的信,(声明,不是偷看哦)大片大片碧绿的荷叶贯穿了信的始终。我知道,她们的友情必是从迎霞湖开始的。那些荷叶荷花倾听过她们的絮语,是美好年华里最亮丽的一帧风景。
我想。每一段友情都有自己的寄托点吧,就像俞伯牙的七弦琴,李白的桃花潭。那么,我们呢?
月光。以前我是不会欣赏月光的,总觉得那只是虚幻的东西,文学上的修饰罢了。而当有一天,我不经意地抬头,却看见遥遥的夜空一弯极白极亮的月儿,好像就挂在我的窗户上。那一刻的绝美,我想今生都不会忘记了。现在,每每看到月光,我都会想起你。不知君,安好否?我知道月光会均匀地铺在你的床上,而你,也会在月光下满足而安稳地睡去,又是一夜的好梦。
鸟鸣。其实我并未在一中发现太多的鸟儿,却总是听到清丽婉转的鸟鸣。我有些怀疑那是树上的叶子发出来的。这样想满树的叶子便成了满树的鸟鸣,多好啊!现在,我每天清晨去食堂的路上依然会有鸟鸣相伴。我知道在几分钟前或是几分钟后,你也打那条路走过,或许你是一个人。倘若鸟儿也有情感,它们定会说:年年岁岁鸟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之间的故事,大部分都承载在它们之上了。月光、银杏叶、鸟声,它们在我的心里一点点粉饰。变得神圣而不可逾越了。
一次读张晓风,她这样写道:“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概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好景年年有,但是,得要有好人物来记才行啊!你,就是那可以去记住天地岁华美好面的我的朋友啊!”
那一刻,这些我心里一直想的却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都被这些文字一语道破。
你,就是那可以去记住天地岁华美好面的我的朋友啊!
高中了,我们终于还是不在一个班。直到军训我才真正知道,我早已习惯了依赖。
习惯了你带点调侃的响亮的一声“圣贤”。
习惯了吃饭时一起讨论斌哥的幽默,吉勇哥哥的自恋。
习惯了去乡村基吃饭,再是书店或是超市,然后提着一袋零食回217。
习惯了217的一号床,和床下传来的你的声音。以及每一个兴奋的夜晚那些愉快的话题。
习惯了互相考政治历史。有时一些边边角角都被我们考到,然后就开始很无语地笑。
这就是我1门的“臭味相投”,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是因为有相同的精神追求。在我看来,这是友情必需的。
我一直在想,以后没有你在我身边的日子。我会习惯吗?我和谁一起吃饭,和谁一起天南地北地侃。
以后我经过学校的小树林,那鸟鸣还会像以往一样清亮吗?那新叶会是一样地透明吗?上课时老师讲到搞笑处,我还是会习惯地侧过头去,与你相视一笑吗?
军训,我们从不同的楼道走下去。每次我似乎都慢你几步,只能在无数的后脑勺里寻找你粉色的发嘲。每每这时我都是无比的失落。好像就因为这几步,便隔了太多太多。
第四天下午,我们彩排了三遍,累得都不想说话。那时我多么希望可以有一个人和我一起抱怨军训的痛蕾,抱怨是谁想出军训这个法子。这样,一天的劳累也便会没了踪影。可是。这只是一种奢望了。这样想着,巨大的孤独感似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满涌上来。眼泪满了。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操场上,相隔不足百米。我们的月光没有赏光露脸,只有两三颗星星若隐若现。
军训,我终于还是熬过来了。
上个周末。我们和太蝗、柯力一起吃饭,你笑着说:“我现在真的很孤独啊I”你知道那时我的震撼吗?也只能笑笑说:“不是还有黄礴的嘛。”其实我们都明白的,alone和lonely,真是相差太多太多。我以为自己不会lonely了,我以为我有足够的心理防线的。
我听人说,真正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可那天我们说了很多,再加上你夸张的肢体语言。我似乎明白,这样的日子,不多,不多啊!
在同学录上你这样写道:你是我的朋友、对手、榜样、辩者与良师。呵呵,我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这么多角色呢。其实。你在我的生命中不也一样吗?
作为朋友,你带给我快乐,让我不再忧郁不再彷徨。特别是你的那句“Enjoy my 1ife”,让我一下子便看到了生活中明媚的因素。
作为对手,你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与挑战。让我一直努力。中考前,那些我们一起奋斗,不。应该是一起战斗的日子,现在想来是多么珍贵啊。
作为榜样,我学着像你一样地为人处事。对待别人也不再尖锐。我似乎更明白了宽容。
作为辩者,我的课余生活了有了更多的快乐时光。对于很多问题,我们乐此不疲地争论,虽然始终也没得出什么结果,可我乐意这样度过。
作为良师,你教会了何谓“惬意”,何谓“追求”。我看到了你的理想,知道了你的执著,让我震撼并感动。
你说,对于这样一个人。怎能不是我的知己呢?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它的终极目的不是归宿,它真正的境界应该是理解,是默契――是要找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我想,这样的境界我们是达到了。不是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么。即使我们高中没能在一个班,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同学,但是这种心的默契与呼应,始终会像丝缕般交织;这种经过种种而最终达到的安静平淡的境界,其实比任何的波涛汹涌都长久而芬芳,并历久弥香。
我们,一如从前。
(责任编辑 草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4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