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文阅读:当“散文”混合“小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帮源

  过去,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往往非小说即散文,但近年来,不少试卷开始在“小说”和“散文”之间游走――选的是小说,却像散文,小说的体裁特征不明显,散文的因子却有所体现;选的是散文,却又像小说,文章中有小说的元素。
  以近三年的浙江卷为例,2008年选的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乌米》,2009年选的是英国作家大卫・洛契伏特的《魔盒》。《乌米》和《魔盒》都是小说,但它们与传统的小说明显不同――传统的小说重情节,重故事,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达,而《乌米》和《魔盒》却颇有散文的笔致和韵味,淡化情节,淡化故事,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关注人物心理的变化和情感的流动,语言风格趋于自由、疏朗、灵动,可以称作“散文化小说”。
  2010年选的是李丽娟的《静流》。《静流》当属散文,但又有一些小说的因子在内,比如有人物,有人物之间观念和情感的冲突,有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等等,不妨称其为“小说化散文”。
  由于“散文化小说”淡化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小说化散文”虽有小说的人物、情感、冲突,但着墨有限,所以这样的文本在命题时,从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出发的不多,而更侧重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艺术手法的分析以及主题内涵的赏析。
  考点一:文章的语言
  “对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和“对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常考考点。
  例1(2009年浙江卷第13题)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例2(2010年浙江卷第13题)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1)拍拍:(2)喝令:(3)挺直:
  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对文章语言的体会。例1的三个“似乎”是虚词,但虚词不虚,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各自丰富的表现力。例2考查对三个动词的理解,三个动作都是父亲做的,要求深入体会父亲的心理,品味动词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做这样的词语题,须紧扣语境,在理解词语含意的基础上,着重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考点二:文章的表现手法
  不论“散文化小说”还是“小说化散文”,作者要表达思想感情或营造氛围,都要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因此表现手法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高频考点。
  例3(2008年浙江卷第19题)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例4(2009年浙江卷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例5(2010年浙江卷第12题)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例3要求不仅能辨识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还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例4要求从第一段中概括出景物“封闭压抑”“阴沉死寂”的特点,并分析这样写在营造气氛、渲染情感方面的作用。例5考查对文章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从内容结构上说,由弟弟“迷恋音乐”而父亲“严厉禁止”引出两人“犹如宿敌,冷战、僵持”及“沉默”,“后文叙事”的内容是两人深深的矛盾;从表现手法上说,这一描写为后文叙事即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了很好的铺垫。
  解答有关“表现手法”的题目,应准确辨识所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聚焦于特定的表现手法在渲染气氛、营造结构、突出事理、表现人物等方面的作用,切忌泛泛而谈、架空分析。
  考点三:文章的意蕴
  高考语文卷越来越重视考查探究能力,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在阅读部分由考查“对作品内涵的赏析”和“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来实现。
  例6(2008年浙江卷第20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例7(2010年浙江卷第16题)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这两道题考查对文本意旨、意蕴的把握。例6涉及作品内涵,也关乎表现技巧。乌米的歌声忧怨中不失希望,反复描写她的歌声,能更充分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内涵,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渲染气氛,使作品笼罩在明亮与黑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例7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将考生的阅读视角由通常的指向文本引导至阅读者自身的内心感悟、思想认识,体现阅读的教化功能。
  解答这类题目,前提是立足文本、理解文本,然后由文本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作适当的延伸和阐发,切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虽然“散文”和“小说”两者文体有所交叉的情况,对我们的阅读关注点和阅读思维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但根据《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所列的考点和高考试卷的命题特点,结合“散文化小说”和“小说化散文”的文体特点,不难发现,阅读这样的文章还是有一定技巧可循的。解题时,不要刻意通过判定文体来照搬答题套路,而应结合以上三大考点,细细品味文章内涵,就一定能够切中答题要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4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