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文林

  (接上期)
  三、概括型试题
  1. 概括内容要点
  【设题角度】问某段或与某一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点。
  【典型例题】(2009年全国卷Ⅱ)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相关语段]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美,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简析本题实质要求在对比中概括白桦与岳桦的不同个性特征。从节选的文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处环境不同(命运不同),性格特色不同。概括时尽量采用原文当中的表示性状的形容词。
  【答案要点】①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技巧归纳】(1)锁定内容要点所在的范围。
  (2)分析原文的层次。
  (3)根据开头句、议论句、抒情句和表示事物性质态度的形容词概括答案要点。
  2. 概括作者观点、情感、态度与文章主旨
  【设题角度】(1)概括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对某人的情感、态度等。
  (2)根据某句、某段或全篇,概括文章的主旨。
  【典型例题】(2009年天津卷)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相关语段]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
  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玻璃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他还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对我当时的新屋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简析本题考查概括主旨的能力。首先是对句意的理解,结合语境“历史”这里指的是刚刚逝去的和眼前的生活,“冲向前”指社会进步快速惊人。在这段话中,作者先写当年“零乱、破败、萧条”的“低矮的泥砖建筑”,再写“新房子”“水泥的楼房”,然后突出童年的伙伴家“五层高的新楼”及豪华的家具,最后又联想到自己的“老屋”。这里显然用了对比的手法,“老屋”“新楼”的对比,显现出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答案要点】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老屋”与“新楼”的对比,显现出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技巧归纳】(1)根据主题句(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往往表现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2)根据标题、开头、结尾段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3)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概括文章主旨。
  (4)抒情类、哲理类直接出示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叙事类散文按下面的程式答题: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事件、景象),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感情。
  四、鉴赏型试题
  1. 鉴赏形象类
  【设题角度】(1)问文中一般事物形象的特点。
  (2)问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典型例题】(2009年全国卷Ⅰ)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
  [相关语段]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简析此题要求鉴赏的形象是“戈壁滩”,要求透过一段形象化的描写,把握“戈壁滩”的本质特点。从“茫茫”“艰难”“生存与死亡”的“命运的博弈”,我们可以体会这里生存环境的恶劣;从“灰色,到处是灰色”,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里色彩的单调。
  【答案要点】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技巧归纳】(1)摘取与形象特点相关的形容词,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
  (2)品味人物活动的细节,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3)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2. 鉴赏语言类
  【设题角度】(1)问一个词(句)使用的妙处。
  (2)问一个词(句、段)的修辞效果。
  (3)问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典型例题】(2009年上海卷)第(1)(2)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
  [相关语段]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简析命题目的不在考查修辞名目,而是着眼于考查考生对形象化语言所表达思想的鉴赏(领悟)能力。第(1)段,先用一系列的拟声词、比喻句再现夜间冰雪猛烈狂袭,突出其山野狂性,再写天亮的冰雪如一只大虫,“只是”“趴下来”,说明风雪虽然停了下来,但并没有向这片山野屈服。第(2)段,“高天朦胧,太阳淡化”,残留的冰雪在“角落里”“背阴里”,大势已去,然而“龇着白牙”,仍不甘告退。
  【答案要点】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技巧归纳】语言的鉴赏一般从下面的角度进行:
  (1)词语锤炼。鉴赏对象,象形词、动态词、叠音词、拟声词。鉴赏方法,品味、比较。
  (2)句式选用。长短句并用,整散句结合。
  (3)修辞效果。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将所描写的事物、景物等赋予人的特征,抒发喜爱之情;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畅通,语势强劲,说理透辟,激发读者情感,留下深刻印象。
  (4)语言特色。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自然。
  3. 鉴赏手法类
  【设题角度】(1)问一句(或几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问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问一篇文章采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效果。
  【典型例题】(2009年江苏卷)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相关语段]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简析从“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等句,可以看出作者极力赞扬鲁迅的精神,赞扬鲁迅精神的民族感召力。因此,结尾那“一片微红”,可以看作是用形象画面,表现这些抽象的思想。
  【答案要点】①象征手法。②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或: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产生。或: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
  【技巧归纳】(1)熟知散文写作的常见技巧及其基本作用。
  象征: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表现事物的特点。
  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铺垫:给下文情节的产生作必要的暗示。
  反复:强调并加强语气。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抑扬:重点突出,行文跌宕,曲折含蓄,通俗易懂。
  (2)审视文本相关语句、语段特征,进行多角度思考,选择其所使用的最突出的一两种手法进行鉴赏,指出采用了什么手法,还要领悟其表达效果。
  (3)规范作答:“艺术手法名称”+“结合内容分析”(如“什么”与“什么”形成对比)+“效果或作用”(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编辑 文 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4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