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迅速发展,以“不分种族,并给所有人提供教育机会,尊重各文化间的差异,使文化间达成对话和理解”的多元文化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6年澳大利亚召开的以“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为会议主题的发言中强调,“只有保护好丰富的世界多元文化,并使之健康繁荣的发展才能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世界文化”。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渐已成为目前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国际音乐教育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信仰宣言中曾提出:“全世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文化之间学习的机会,是值得庆幸的事业”。近年来,有关“多元文化教育”这一课题在我国学术界已成为讨论的热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已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世界民族音乐课,在中小学的音乐课上也设及到有关非洲、拉美等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知识。为迎接新教育观的到来,跻身国际教育前列,应加快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步伐,从而推动新形势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美国,率先在所有大学都开设了《世界音乐》的公选课,多元文化音乐能力已经成为州立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和音乐教师资格认证的必备条件之一。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功实施,成为世界各国多元化音乐教育改革的优秀典范。作为欧洲中心音乐的德国,其音乐教育的主流观点已开始脱离欧洲中心论而转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音乐教育学联盟39届会议上,众多专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认为: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它应当属于人类的每个人,音乐来自人类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认识活动之一。这一观念在教育和音乐教育中具有世界意义。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被官方实施了13年之久。在英国音乐教育中,非洲、印尼、加勒比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已被纳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南非认为,音乐课程模式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始寻求“不同音乐自由交融”的境界。我国为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国际化的趋势,2004年10月15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分析了目前多元文化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此次会议加速了我国对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必要性
自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四次浪潮,20世纪初学日本;20-30年代学欧美;50年代效仿苏联;80年代再学欧美。由于受到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中国内地无论是音乐专业院校、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还是接受普通音乐教育的学校,绝大以欧洲音乐理论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由于从小接受的是欧洲音乐体系下的音乐思维方式,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理应如此。然而,这些“正宗”的基本课程体系根本上是代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民族附加模式”的教学。管建华先生认为,这种“民族附加模式”教学的实质即是殖民意识形态下的本土教学。所以,我们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看看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音乐美学等课程内容,无一不是欧洲音乐文化体系的经验总结,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这些课中充其量只是“民族化”口号下面缺乏实质内容的点缀,涉及亚非拉一些国家的音乐几乎没有。当我们一提到世界音乐时,很多人就会立刻想到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会想到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等音乐形式。在很多人眼中,世界音乐就是指欧洲音乐。我想,这不仅是接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生的观点,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师范院校的很多学生也这么认为。显而易见,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它们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是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有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学习世界其他各民族权力。“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如何表现自己的音乐,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别人,也学会了如何观察自己,通过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听力基础,发展多充乐感的才能,而且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在共享世界音乐的同时,共建人类的地球村。”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不仅是对学习欧洲音乐课程视野的进一步扩展,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也是加强音乐教育国际性理解的必然举措。
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针对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如何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我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
1、树立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
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斯娄宾在讨论全球音乐观时说:“世界音乐就像一股脉流,贯穿在各种音乐风格、音乐文库和音乐实践之中,在世界景观的宽广或狭窄范围内延伸或紧缩,世界音乐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单一的历史和地理源流上的范畴。”多元文化教育观对新一代学习者的音乐教育不能再被视为仅仅是一种智力视野的扩展,而是一种社会需求。他的功能是形成一种跨文化理解的均衡,并对国际社会的未来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抛开以欧洲音乐理论作为学习音乐的核心理论和把欧洲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的主流文化的观念,世界音乐是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不同的国家都有它本身的特色文化,我们须知欧洲音乐只是世界音乐的一小部分。我国也是如此,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多元文化视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从而使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共存、共融、共生”。
2、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体制。
开设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课并非简单的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它必须是进入全球化时代教育课程的总体建构,并与其他课程的国际化趋势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并不是要另设一门学科,也不是将所有民族的文化资产纳入现有的课程中。因为这将造成学校课程的壅塞,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且也未必能真正使文化间有充分的交际或互动。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到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反映文化的观点,并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通过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和态度。所以,我们在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时,一定
要注意这些问题,根据本地区的教育状况建立合理的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3、立足中华民族本土文化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待中国本土民族的文化上。费孝通先生曾讲: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才能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56个民族的不同音乐构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它是中国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积淀和精华,在电子信息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极大的充斥着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音乐也在全球化的今天,逐渐脱离其音乐的社会环境走向市场,从而失去了民间音乐文化的特色。印度人曼哈特玛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进我的房……我不会让狂风除去我的根基,”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本首先要植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沃土。所以,当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飓风扑面而来时,我们的音乐教育切不能乱了手脚,随波逐流,盲目的吸收多元,而是一定要先认清当前的音乐教育现状和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的现状,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分析,实施可行的音乐教育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促进了本土多元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4、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和研究世界音乐文化的人才。
教师是否具备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知的效果。在校的音乐教师除了自己通过业余时间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之外,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培训,加强于国内各民族音乐教育以及各国音乐教育的合作交流,拓展世界音乐文化视野。同时学校应培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包括实施中国各民族文化音乐的教学。一直以来,中外音乐界对外交流的重点是学习欧洲专业音乐方面。以“欧洲中心论”为主流的、单一文化路线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今后,教师们应该多多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拓宽和加强对学习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留学人员的选派,并邀请世界各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者和学者来华讲学。
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看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体系,它的模式又是一个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新的模式,还有很多课题尚待我们今后去了解和认识。虽然当前我们在实施多元文化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誓如音乐教育观念、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教师的素质等。但只要我们扎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中,一方面要站在多元文化的高度审视我们民族的音乐教育;一方面要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开拓我们的视野,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与时代同步。最终,使我国的音乐教育水平能够跻身国际教育行列,中华音乐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之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