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峰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较大缺失,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薄弱、基础课学习不扎实、就业竞争压力大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本文从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力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25-02
学习动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维持学习热情,推动学习行为持续均衡发展的内在力量。在我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动力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减弱,个体陷入学习的迷茫与无力感中,学习热情不足,出现厌学情绪反映。
2007年4月,我们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力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大学二至三年级的民考民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8份。在学习中存在动力不足者占被调查人数的67.8%。缺乏学习动力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差;(2)懒惰松懈,注意分散,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3)对学习厌倦、逃避;(4)求知欲和上进心严重不足,感受不到责任和压力;(5)学习方法不当。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
1.1 基础教育薄弱,学习价值取向单一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和软环境比较差,基础教育师资结构性短缺严重,特别是数理化课程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加之,“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意识的影响,使得基础教育变为“应试教育”,学生的求知欲望消失,习惯于盲目、被动地接受。汉语等文科教育受到重视,而数理化等理科教学重视不足。如新疆民考民学生近几年数学高考成绩最低投档线(理科本科一批):
学生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因没有了升学的外在压力,面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往往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缺失,上课迟到、逃课、不带书本、不带笔、不带本,不认真完成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
1.2 入学教育存在缺陷,学生学习目标不确定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校后首先进入预科班学习,在预科阶段主要是提高汉语水平。在对其进行入学教育的过程时往往从如何提高汉语水平、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环境等进行教育。如何结合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和成才目标稍显不足。加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校时文理偏科严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失去方向,既不知道理想是什么、目标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对其日后的生活、学习直接带来负面效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1.3 对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放纵自己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基础课均安排在大一大二。由于不懂得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有56.7%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大学里只需学好以后的专业课就可以了,因此放松了对基础课的学习。进入高年级,基础知识不牢固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于是就出现了“低年级学生不知道学什么而不学,高年级知道学什么却学不懂”。如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数学和物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数理化基础较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学得不扎实,导致专业课难于学习或无法学习。
1.4 个性特征突显,人格结构失衡
人格结构失衡,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前,以简单快乐为原则的本我一直被压抑。升入大学后,外界的压力和管束放松了,有些大学生又没有及时地建立起未来的理想和目标,对于未来感到茫然。这就使代表理想自我的超我的力量处于非常软弱的状态下,难以制衡突然爆发的本我的冲动。而此时,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正处于发展与统合之中,加之大学自我管理的宽松环境,使缺乏超我约束和监督的自我对本我几乎是有求必应,无不表现出理想自我的模糊导致的超我的软弱。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外向、喜爱娱乐、易于冲动的个性特征突显,往往把学习放在一边。
1.5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直接造成学生厌学
“教”与“学”的系统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研究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对现代教育技术了解甚少、课堂教学呆板,仍停留在为完成教学任务上。同时,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牧区,对人才需求信息了解较少,不易形成迫切的学习需求,因而对专业的科学认知形成一定的障碍,直接造成学生厌学。
令人震惊的是,调查表明,71.2%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感到麻木。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把消极的言论拿到课堂上发表,这些言论往往使学生在感到惊讶之后产生情绪波动,严重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
1.6 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信力不足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一个标准“德才兼备”,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入校时和汉语言学生的入学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时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一次性就业率较低,一部分学生只有回到生源地待业或自主就业。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就业没希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少数民族学生缺乏自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 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与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其学习动力:
2.1 强化入学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一心一意考大学。但一旦踏进大学校门,他们中许多人就开始迷惘了。学生基础课学得不扎实,有认识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们心中失去了奋斗目标。入学教育要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耳濡目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通过开专业说明会、请毕业生回校作报告、请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熟悉专业,进而达到热爱专业,使之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宽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要加强其专业思想教育,实验室应该和新生见面,让他们认识到目前的专业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去吸引他们,以提升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和自己所负的历史责任的认识,从而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紧迫感,加大内部驱动力,深挖潜力,积极进取。教师应在学生经过入学教育阶段后及时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地定位自己。他们只有树立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因为学习是非常繁重的劳动,在无目的的、被动的、压抑的情绪下学习是无法产生兴趣的。当然,奋斗目标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朦胧的。但不论是明确的还是朦胧的,只要存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2.2 强化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树立起人生理想和抱负。特别是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处理好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提升学习的动力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激发出强大持久的学习动力。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其他成功人士和学生座谈,使学生认识到成功人士原本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有着比自己更差的生活环境,只不过他们的艰苦奋斗成就了他们的事业。让学生在砺志成才的实例中接受教育,这无疑是一个保持其奋斗动力经久不减的好办法。通过耳濡目染,使少数民族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各自的奋斗方向。同时还可组织本专业的考研之星与之悉心交流,使之清楚的认识到只要虚心努力,就可获得成功。
2.3 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与激发学生求知欲
首先,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合理设置课程,增加基础课教学课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对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学习上充满成就感。其次,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支持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片、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形成良性互动、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学习知识、掌握现代科技变成一种自身需求和强烈愿望。再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4 加强家校联系,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与对家乡父老的骨肉亲情交融在一起,在情感上有较为强烈的对父母的依恋。事实上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无处不存、无时不在的。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发挥家长对学生情感动力的影响。同时,积极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工作,使学生少受不良环境或心理问题所困扰。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学习动力系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5 强化激励手段,增强竞争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可以被激励的。通过激励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加强,使消极因素受到削弱。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该行为所追求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实现的可能性越大,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大,实现的可能性越小,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小;二是行为实现以后能够满足自身利益的程度。学校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进行目标管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学校、社会的大目标制定自己的小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靠近大目标,增强自信心,激化内在学习动力。激化过程主要是利用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去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以激发其内在积极性。物质手段主要采取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挖掘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精神手段主要是通过唤起大学生自身内在的因素,如个人的爱好、兴趣、愿望、自觉性、意志等使大学生不断增强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群,王立军.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与学习动机的激发[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 陈晓波,浅谈学生求知欲的激发[J].科学大众.
[3] 韩丽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3期.
[4] 唐琳,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8卷第1期.
[5] 邓乐琳,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及激发措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 阴国恩,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 李群,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