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与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德琴

  【摘要】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在近年来逐渐增多,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多种特点,根据高职生得具体情况研究了产生心理危机与具体成因,从建立体制、加强教育、加深关爱、培养工作人员等多个方面就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形成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15-02
  
  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各种社会压力的逐渐加大,在校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心理危机现象,有的甚至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高职生相对全日制本科生而言,其自身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其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相对有所欠缺,这使得高职生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1 高职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高职生在全国高考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读的学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低,就业情况较差,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和不安的状态,针对高职生心理状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危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累积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心理危机往往是由一些轻微心理问题的累积逐渐发展而来的。
  (2)突发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常常受突然的外部刺激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
  (3)紧急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旦爆发就万分紧急,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稍有延误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恶果诸如精神错乱、轻生等。
  (4)复杂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般都不是由简单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心理危机异常复杂,难以解决。
  (5)破坏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就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相当多的高职生发生严重心理危机时,不是通过结束生命来求得心理的平衡,摆脱内心的煎熬,就是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导致严重的精神分裂等,这对当事人及其家庭和社会的破坏性是极大的。
  
  2 高职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高职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由外部世界和学生本人内部世界共同影响造成的。高职生心理危机的成因结合高职生的特点,从客观的外部压力和内心的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客观的外部压力因素
  2.1.1 社会环境的改变
  高职生特别是新生是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之一。高职生走进大学往往要远离家乡、父母、朋友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他们不能再依靠父母,要独立生活,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新的生活习惯,要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对一部分没有经历过独立生活的高职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活的相对宽松对于刚经过紧张高中生活的学生而言很难一下转变过来,他们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会无所适从,从而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危机。
  2.1.2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长的过高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因此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对高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不适应,由此产生学习压力;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化成学习压力,不努力学习的结果就是毕业即失业。
  2.1.3 人际关系压力
  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但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此外,高职院校大都以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甚少,导致高职生缺乏交往技巧,影响了人际关系,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也会形成心理压力。
  2.1.4 经济压力
  高职院校存在相当多的贫困生,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贫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社会排斥,使他们无法保持与非贫困生相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容易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一些旨在对贫困生进行扶持的行为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反而会伤害贫困生的自尊。此外,社会上、校园内巨大的贫富差距也会使高职贫困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引发心理危机。
  2.1.5 情感压力
  青春期的高职生性生理已经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渴望被关爱,渴望获得爱情,但是,他们的性心理尚不成熟,情感生活很容易受到挫折,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常常会产生心理危机。
  2.1.6 就业压力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处于劣势的高职生的处境就更加艰难。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没有保障的就业情况,较差的就业单位和较小的发展空间都进一步使他们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学费昂贵而毕业后不能就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强烈反差沉重地压在高职生的身上,使一些高职生不堪重负,导致心理危机。
  2.1.7 社会的歧视
  高职生大都因为高考分数较低,达不到本科院校的要求,不得已才到高职院校就读。高职院校在生源的质量、就业的定位、师资力量、学校建设等方面不如本科院校,社会上普遍将高职院校定位在低于本科院校的层次。此外,社会上重学术、轻技能的氛围也使高职生遭受到歧视,这也是引起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
  2.1.8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匮乏
  事实上,相当多一部分高职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匮乏将高职生推向危机的深渊。对高职生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匮乏表现在:其一,家庭与高职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支持子女;其二,普通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或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其三,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力量,致使一部分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受到忽视。
  2.2 内心的心理承受力因素
  2.2.1 自卑心理较强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制力等方面处于劣势,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而且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看好,使高职生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同时,他们也为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痛苦,导致其心理危机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2.2.2 抗挫折能力较弱
  抗挫折能力弱是高职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关键原因。高职生初涉社会,往往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膨胀,对爱情、友谊和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但由于自制力不强、社会经验匮乏及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使他们对未来所面临的困难和冲击估计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心理就难以承受,容易导致精神崩溃。
  
  3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应包括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与危机重估系统。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预防心理危机和在危机发生前预警的作用。对心理危机的最佳处理办法莫过于使心理危机不发生,因此,危机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学校要建立强大的防护网络防止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一、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高职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针对有心理异常迹象的学生进行咨询,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接受心理咨询,消除将接受心理咨询视为不正常的观念;二、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反馈学校;三、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关注,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尽可能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还可以选择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心理卫生委员担任学生助理,为老师、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协助学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心理普查和问卷调查。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反映,使其得到尽快解决。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辅导室)接受心理咨询,负责向心理辅导教师提供同学的表现,以便加强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跟踪及反馈。
  3.2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成长训练。其内容可以包括高职学生生活适应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领导才能拓展训练、时间管理训练、成功心理训练、就业前的心理训练等。成长训练有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引导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并进行培训,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当然,增强高职生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进行一些心理讲座与训练加以实现。
  3.3 提高心理干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职能界限,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使之成为兼职心理咨询员。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水平,注意发现和协助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推介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或心理门诊接受心理咨询,协助专业人员做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
  3.4 提升高职院校处理危机干预的应急能力
  高职生心理危机大多发生在学校,学校的危机处理系统首当其冲,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高度重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从而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学校应成立危机处理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学工系统教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组成,并应制定危机干预预案。在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理委员会有调动学校所有可利用资源的权力。委员会各成员应明确分工,一旦发生学生心理危机,要迅速行动,采取挽救措施,同时通知家长共同处理。如果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已超过学校和家长所能解决的范围,如产生严重的精神分裂时,学校和家长需要当机立断,迅速求助社会,请求社会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介入,学校和家长协助进行治疗。
  3.5 进一步提高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
  很多父母在传统观念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味的要求学生追求考试的时候能得到较高的分数,而较少的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在传统观念中家长认为对子女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就可以了,而较少与子女交流。因此,学生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动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子女。
  同时,父母的行为处世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状况。当然,长期的积习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但父母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子女的内心状况,多给子女一些心理支持,能够避免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3.6 加深对高职学生的关爱,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中以及前途发展的各种问题,尽量消除他们在校学习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全面发展,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在班级或院系中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例如,在生活上,学校想办法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生活相对更加舒适,同时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在学习上,可以优化课程设置,不断与时俱进,适当调整学业内容,尽量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缩小高职生与普通本科生学业和心理上的差距;在学生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应该更加重视高职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考虑到他们与本科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更多的关爱,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心态,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避免出现心理危机的现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尽最大努力为高职学是解决在校生活期间的各种实际困难,让学生逐渐获得更多的情感认同,打消消极的高职情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5期.
  [2] 王鹤艳.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2月第14卷第6期.
  [3] 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悉.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6期.
  [4] 吴颖新.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的意义及措施.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