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手段。文章拟就创设情境的几条途径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国家新近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尤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先导。那么语文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创设愉悦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中学生需要的是温馨、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更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轻松氛围。
  例如,在教学《旅鼠之谜》这篇科学小品文时,教师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你们想帮他们解开这个谜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生在愉悦轻松积极的心境中翻开了课本,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情感转变。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既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时,教师首先利用大屏幕播放罗布泊在遥远的过去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后又播放今日的罗布泊已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画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文章主题的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兴趣,课文主题迎刃而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形,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例如,教学牛汉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时,教师可设置这样几个问题:“你读的第一本书是怎样的?”“课文牛汉先生的第一本书指什么?”“他的第一本书有怎样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这本书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感?”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的高潮,学生在快速默读中理解了文章内容,把握了文章主旨,充分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四、创设竞争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心理需要――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胜利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在关于“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设置“看谁搜集的关于‘月’的诗句最多”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将其设计成一个关于“月”的诗词展览,并在班级举行展览。再如在“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题,把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专题诗集,并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新颖别致的名字,编好后,在学校展览,选出优胜者,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快乐。
  
  五、创设表演情境
  
  语文教学中表演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升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课文学完之后,将其编成课本剧或小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课外拓展的兴趣。
  例如,萧乾的《吆喝》一文,教师让学生依课文内容编写剧本,把各种“吆喝”融入到剧情当中,进行课堂表演;还可以让学生仿写相声,直接模仿各种“吆喝”,使学生在欢笑声中深切体会到“吆喝”的韵味。再如在《俗世奇人》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读后自己改编课本剧,表现“刷子李”、“泥人张”的手艺高超,再现人物现象,从而让学生在表演中学课文、析人物、品主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大胆实践,积极创设情境,不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