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学中的“关心”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关心是由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心行为构成的。它与关怀、关注和关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形式而言,可以分为对事情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然而,,教育世界中的“关心”有它的“个性”,这表现为对学生生命整体的关心,具体为对学生的身体、理性和非理性的关心。教师践行关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智慧:教师要转变学生存在观念;教师要借助教育理论学习,形成浓厚的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关心学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关心学生更捉进学生关心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教育学;学生存在方式;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2-0056-04
  
  关心是人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品质,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关联,人类社会存在群居活动,它就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和诸多活动中,维系着我们的团结与协作,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有关心的地方,就有人间的温暖和惬意;失去了关心,人就有可能变得冷漠和无情,人生的光明和前程就有可能走向暗淡,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冰冷”。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对“关心”进行了生存本体意义上的阐释:
  “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可见,关心是生命的本真,对我们生命体的健康成长乃至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同样,在教育世界中,关心具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教育学视野中,关心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个性”。寻求和揭示这个“个性”对于教育生活中关心的真正达成起着方法论的启迪。
  
  一、对“关心”的透视
  
  “关心”一词的英文是“care”,具有留神、用心、照顾、担心和忧虑等意义。“关心”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人和事物常放在心上,具有“重视和爱护”的内涵。弗洛姆(E.Fromm)认为,关心是爱的重要且首要成分,它蕴含于爱之中,表达了爱者对被爱者生命成长的关注,体现在关爱行为之中。吉利根(C.Gilligan)认为,关心是表现在道德践行过程中的一种不同的声音,它的特点是维持关系、承担责任、避免伤害。内尔・诺丁斯(N.Noddings)认为,关心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在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事实上,关心的内涵是极其复杂和丰富的。对于人和事物,关心的内涵不是等同的,有时甚至互相矛盾、彼此冲突。关心是由很多环节组成的。首先,关心的达成必然离不开关心者和被关心者。没有关心者,关心的行为自然而然不能成立。同样,没有被关心者,关心者就会没有指向物,关心行为就会成为虚幻之物。关心者一般是指人,是与人、社会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被关心者是指人和事物。其次,关心的构成离不开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心行为。这种关心行为是关心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和条件。缺失其中任何环节,都不能形成关心。关心的形式也是关心内涵的重要内容,它由人对事物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两部分组成。人对事物的关心,是指人对事物“现状”的忧虑、担心,并付诸行为,期望事物的“现状”朝着“善”的方向发展,并最终为人的自由、幸福的获得提供支持。人对人的关心,是对人的存在问题表现出忧虑和担心,并以一定行为方式作用于被关心者,使被关心者慢慢摆脱困境或问题。人对人的关心可以指向人的某一个方面,也可以指向多个方面。
  同时,关心与关怀、关注和关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关怀是指人对人之间的关心,是指向于人的,一般体现为长者对后辈、强者对弱者、上级对下级的关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关怀可以是关心。而关心可以是不平等的姿态,但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姿态,它可以指向人,也可以指向物。关注意味着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态度。它对人或事物而言,没有实质上的行为,只是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关注任何事,与我们有关的或者无关的,凡是感官注意到了,并且附加一定的心理能量就可以成为关注的范围,而关心的范围相对关注来说要小。关爱与关心十分相似,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感情程度上的不同,关爱的感情程度更深。
  
  二、教育学中关心的“个性”
  
  关心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其在教育外部世界和教育内部世界具有不吻合性。在教育外部世界,人对人的关心可以指向人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甚至人的全部。但在教育内部世界,关心除具有“共性”之外,还有它的“个性”,这是由教育世界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这个前提来进行的。不管是“社会本位”的教育体制,还是“个人本位”的教育体制,其逻辑起点都是从“人”开始。什么是“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命。因此,可以说教育促进“人”的成长,就是培养和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在教育世界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心,不是停留于学生生命体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而是对学生生命整体存在状态的审视、忧虑和行动。这种关心是教师教育智慧的表达,是教师用睿智的眼光透视学生生命存在的问题,并主动采取智慧的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
  在教育学中,关心是指向学生生命整体的,那么学生生命整体又指什么?这要对生命整体作出具体诠释。千百年来,“生命”构成学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来说,“身心统一说”“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统一说”
  “物质与精神统一说”“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统一说”以及“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统一说”是经典的观点。毋庸置疑,这些关于生命构成的看法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能够部分反映生命的整体,陛和统一性,比较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它们的表述和内容却过于宽泛和模糊。笔者认为,在这些观点中,“身心统一说”最令人信服。然而,在该学说中,“心”具体是什么,却表现得模糊、不确定。心理学有关理论揭示,人的“心”主要是心理,它往往是由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核心成分构成。理性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逻辑判断、思辨能力、反思、批判和创新能力等;非理性则主要是指情感、兴趣、好奇心、爱好与态度等。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把学生生命整体阐释为身体、理性和非理性的有机统一。相应地,关心学生生命整体,也就是关心学生的身体、理性和非理性。依此逻辑,教育学中关心的“个陛”得以彰显。
  
  (一)教育学中的关心指向学生的身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身体的涉入是前提。没有

舒适与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将难以实现。学生的身体除了校外环境给予关注和呵护之外,学校教育更应该承担起促使它健康成长的责任和使命,而不是忽视和规训。防范“身体”的教育教学,其性质上必然是片面的、异化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然而,自从制度化教育以来,教育通常是忽视身体的教育,教育学也常常是忽视身体的教育学,不仅如此,它还无意识中处处暴露出对身体的控制、敌意甚至是摧残,似乎教育只能是知识教育,教育学只能是“知识教育学”,而不是身体教育和“身体教育学”。对此,关心作为对学生生命整体的关照,就必然要对学生的身体进行关心。在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身体的“舒展”受到控制时,教师要主动反思自己教学思想与行为乃至整个教学环境,追问为什么学生的身体成长受到限制。正是这种反思和追问,推动教师去改变自己原有的那些阻碍学生身体成长的教学思想,并寻求有利于学生身体成长的教学思想,用它指导教学实践,真正地使学生身体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二)教育学中的关心指向学生的理性
  理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表现,也是人进行任何活动的基本前提,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追求理性、获得理性是人天生的本能。然而,理}生并不是天赋的,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尤其是教育活动对人的理性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学生的理性成长十分重要,我们的教育在表面上也很重视对它的培育,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上教育却敷衍了学生的理性进步。长期以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我国教育实践中重要的“思想路线”。应该说,这种教育追求是合理的,有利于学生的理性进步。然而,由于我国教育对知识的认识受到“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桎梏,导致灌输式教学盛行,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法定知识”,学生的成败主要以“法定知识”掌握的多少为权衡标准。这种教学方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对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的理性成长,也就是关心学生是否学到了更多的“活知识”,是否形成对现象和事物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三)教育学中的关心指向学生的非理性
  除了身体和理性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非理性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的历程中,非理性对人的美好生活和事业的获得以及人类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与理性一样,人的非理性获得也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要扮演人的非理性进步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人的非理性进步的阻碍者和毁害者。同时,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与人的理性成长,也需要人的非理性的协助和推进。因此,学生的非理性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就非同寻常。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非理陛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信念以及直觉和顿悟、灵感和幻想等学习思维方式。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非理性的成长,教师要有意识地关心学生在这方面的获取和发展情况,这是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历程中,受“工具理眭”的浸染和控制,教师在教育现场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等理性成分,而对学生非理性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关注、意志的锤炼、积极的信念、直觉和顿悟的支持与保护、灵感和幻想的鼓励等显现出漠视或忽视。非理性成分的“淡薄”,就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和理性走向“丰厚”。这在我国教育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教育者对学生生命整体关心,就需要对学生的非理性给予关心,这种关心也是当前教师最为缺失的方面,更是急需改进、加强和建构的地方。
  
  三、教师践行“关心”的条件与智慧
  
  揭示了教育学中关心的“个性”,并不等于教师践行“关心”就畅通无阻。事实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的成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智慧。
  
  (一)教师要转变学生存在观念
  毋庸置疑,教育要培养学生,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涉及到教育视野下学生的存在特征。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自己的教育行为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但是,总有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学生存在观念出了问题。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来,学生存在主要是以“道德人”“知识人”“技能人”“情感人”和“创新人”等方式存在,尤其“知识人”是我国教育长时间信奉的学生存在方式。从生存论哲学来看,在教育中,无论践行以上哪种学生存在方式,都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学生存在方式上的深刻表现。作为受教育者,学生的存在绝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元性的,而且这些存在方式也是彼此影响、相辅相成的。学生存在方式是一个生命整体存在,其身体、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都需要教育进行积极反思与回应。因此,教师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情感和创新等,而是对学生生命整体存在的全面审视和关注。学生生命存在有问题的地方,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和关心。如果教师仅仅从一隅出发去关心学生,那么就有可能遭到学生的不承认,甚至憎恨。
  
  (二)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形成浓厚的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是处于一定的教育文化和制度下的人,教师要认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和方式,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尤其是生命教育理论,那么要想获得对学生生命整体的全面了解是很难的,而缺失了对学生生命整体存在的了解,教师是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关心学生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并有意识地把它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会较容易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问题,就等于教师有了问题意识,长期都能够发现学生问题,也就表明教师问题意识浓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越能发现学生问题,就越能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成长,就越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关心。所以,教师关心学生的达成,其前提是教师要有发现学生问题的意识,而教师浓厚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其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息息相关。
  
  (三)教师关心学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育学中的关心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生命整体的关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生命整体面面俱到,而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生命各组成部分有所侧重。学生需要什么,问题出现在哪里,教师的关心就应该在哪里,而不是随意地关心学生。一般而言,学生作为生命整体,他们所需要的教师关心并不是全面的,而是体现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智慧发现学生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关心行为。比如,有的学生需要教师对他身体的关心,尤其是残疾学生;有的学生需要教师对他理性的关心,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有的学生需要教师对他非理陛的关心,尤其是那些情商较低的学生。所谓“有所不为”,就是教师不要胡乱地关心学生。学生不需要关心时,你却给予,

学生需要关心时,你却不给予,其结果只能引起学生的不安和反感。在当前教育现实中,教师胡乱地关心学生、缺乏针对陛的关心现象还大量存在,迫切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四)教师关心学生要捉进学生关心品质的形成
  教师为什么要关心学生?对于这个前提性的问题,一些教师并没有给予清晰的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而又必须厘清的问题,因为它对于教师坚定关心信念、真正践行关心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认,学生得到教师的关心,对于学生的身体、理陛和非理性中的单方面或多方面发展是有益的。但是,教师关心学生还有一个主导性的目的需要强调,即教师关心学生是要促进学生关心品质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然而人的精神世界却逐渐凋谢。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精神支持的坍塌等人的生存危机问题已经侵袭我们。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缺乏关心品质有着紧密联系,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心似乎已经“高高挂起”。作为公民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使将来的公民能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等,以拯救人类生存的危机。在教育世界中,教师对学生关心品质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使命。“以关心培育关心,以关心的灵魂塑造关心的灵魂。”只有教师着实付出关心,学生的关心品质才可能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诺丁斯内尔,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考韦,最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M],李振华,杨广育,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2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M],北京:商务印书,2002:462。
  [4]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建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
  [5]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前言。
  [6]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37-43。
  (责任编辑 余丽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