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耐心,关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特殊儿童由于成长环境、个体性格、家长教育等原因,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孤立,这些孩子生活圈子相对狭窄,交往能力比较弱,不容易合群,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对新鲜事物和新奇的对象包括陌生人都感到害怕,因此导致他们形成了比较内向、自卑、急躁、胆小的性格。有句俗语说:一切从心开始。心,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条件。在幼儿教育中,要让特殊儿童主动与普通人交往,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我们首先要找到主要问题在哪儿,根据问题对症“下药”,用耐心引导他们,用爱心关爱他们,让特殊儿童充分相信自己,让他们感受到周围处处充满爱,从而逐步培养特殊儿童自信心理,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
一、充满爱心,呼唤真情
爱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是教师与幼儿连接感情的纽带,建立友谊的桥梁。一个幼儿教师如果没有爱心,对幼儿就会漠不关心,对孩子的态度就有可能粗暴、凶狠、甚至体罚幼儿,这不仅会使教师失去孩子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还会伤害幼儿的心灵。“播爱,以诚播爱,以爱得爱”,对特殊儿童,需要教师给予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在教师的爱心中,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来美化我们的花园。也许在一起吃饭、一起玩对于普通的孩子间来往属于平常,但是对于这个不愿意小便的幼儿,他是那么地需要和依赖一份爱、是那么向往温暖,我们平常的举动和小小的付出会带给他快乐和幸福!我们奉献了自己的爱,努力让孩子感受人间的真情,他会为我们付出的一点爱而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
二、关注优点,重树信心
耐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使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一个起码条件。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急于求成,这是最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特殊幼儿的教育,教师的耐心是首要的,以最大的耐心和决心等待孩子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记录孩子的闪光点,终于我发现了他的突破口(带好看的图书给小朋友分享)。于是,我们就抓住孩子这一特点不断去肯定、表扬、鼓励、引导他。在活动中积极创造机会,让他在集体中接受锻炼和肯定,并进行及时的表扬,充分肯定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让他知道:老师都在表扬我呢!小朋友看到我的书都喜欢和我玩!虽然在入厕方面还需要加强,但是在其他方面他有勇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他愿意主动和老师交谈;他愿意笑着对待每一个人。这些都是孩子的进步,对他的特殊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帮助。
對于特殊儿童要特别细心,切忌粗心大意。在日常教育和保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三个“细”:一是细心观察,从他们的表情、动作、行为中,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感情和身体状况;二是细心分析,从他们一些反常现象中分析出原因,找出对策;三是细心教育和护理,特别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孩子,给予特殊的照顾,有的小朋友刚来园时,不懂常规,很任性,大小便都要老师帮忙,睡觉也要陪着,我就尽量在他们身边,有时还给个别幼儿喂饭。孩子慢慢懂事了,也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了。
三、家园沟通,共促发展
孩子的这种情况,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烦恼。每次带孩子到外面去玩时,孩子也不愿意在厕所小便,不管冬天还是下雨天,都要求到外面去解决,这样体现出孩子的这个问题迫切性、严重性、关注性。开学没多久,我们就找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这种情况的程度。孩子家长也很配合,孩子的一些表现能及时告诉我们,希望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为此,我们共同商量,需要家长与老师的相互配合。
1.与家长及时沟通,相互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幼儿园内,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园内的情况,而在家里,老师不了解孩子的近况。为此,需要老师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孩子的这种特殊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就马上改变的,要我们老师的耐心、爱心,需要家园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够做好。每天,我们都把孩子的近况告诉大家,特别是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如:愿意进厕所了、看到小便池不害怕了等。让家长知道孩子什么方面进步了,在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
2.多给家长建议,大家共同努力。
孩子的这种特殊行为,这么多年一直困扰着家长,在孩子入园其实是家长的一个希望,希望老师能够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特殊的行为。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第一次碰到,但是我们不因不了解而放弃。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试过了很多的办法,都是没有用,在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我给予家长一些意见:
(1)多给孩子接触小便池。每天,我们其中一个老师带着孩子和其他幼儿一样,进入厕所,让他多接触小便池,既时不上也要让他看到。时间久了,孩子对于小便池也没有那么害怕了。而家庭方面,我们也要求家长让幼儿慢慢适应,不对这个恐惧。
(2)多给幼儿语言的鼓励,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在孩子的进步和优点中,我们老师不断以鼓励、表扬等形式,让孩子增强自信心。还不停地抓住一切机会对他语言上的鼓励:你看,他都敢自己小便了,真棒哦;在这洗手一点也不害怕;我们老师都在,你也可以试一下等。
(3)多给家长意见,让家长尝试。每次我们想到的一些好的意见都提供给家长,在园内我们也坚持尝试各种办法。
四、童心伴随,鼓励自信
教育活动中,我们如果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动作去教育幼儿,势必使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同时这样“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还会导致幼儿的畸形和早熟,所以我在教育中给自己提出:不是要求幼儿像大人,而是要求自己像幼儿,我用幼儿的眼光去观察,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用幼儿的语言去表述,用幼儿的动作作示范。有时我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给幼儿讲课,与幼儿一起游戏时,我自己也感到有趣,孩子们当然玩得也更高兴。
不少孩子不合群、内向、胆小,孩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某些事物上就有异于常人的表现。在他每次接近小便池时就会浑身发抖,嘴里喊“不要,不要”,还用手紧紧抓牢边上人的手。这一系列反应了,孩子没有自信心,缺乏安全感。而我们老师采取的措施是,让他感受我们的存在,知道我们的存在都是充满爱的。在班级里,我们老师抓住任何的机会,适当的对他进行表扬,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幼教岗位上,我要给孩子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笑脸、多一点耐心,只要留心、用心和关心,一定能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作为一个教师,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幼儿。孩子的这种“特殊”已经不能否认,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爱心、我们的耐心是可以帮助他,改变他。爱是动力,你有了爱才有行动去努力;坚持是基础,才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耐心是条件,正对“特殊”不懈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