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国华

  原国家教委主任王达明曾经在中职教育改革时指出“现在普遍反映中职教学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感不强。”这一针见血地反映了目前中职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依然停留在封闭式教育或缺少自己的特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校培养将来能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迫切了。近几年来,我在从事会计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并实践了几种教学方法。其精神是:按照认识规律,理论投入到实践之中,按照成长规律,素质培养投入到日常学习之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联动,营造愉悦、宽松、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并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一启发思维――强化实训――复习巩固”等教学手段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参与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学科及人门课,这门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着以后各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我从《基础会计》开始进行教学法的课改,为其他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树立理论基础。
  
  一、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应用型教学目标被落化,导致《基础会计》就业性培养目标薄弱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时代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的中职教育目标。中职这一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明确。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会计》中职与大专以上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不同而缺乏深度的差别,致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无法形成自身的特点。中职学生《基础会计》应偏向于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就应具备出纳工作技能,就应成为会计的助手。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职业道德素养、有理想,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身心健康,能熟悉审核和办理简单的财务收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和办理其他会计事务的初级会计人员。要将《基础会计》就业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动因,把小规模的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对会计人员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生产”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突出每一章节的就业理念,不应一成不变照本宣科,在讲授每一内容时,教学目标就应突出实践是怎么做的。
  
  2.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促使基础会计教学要改革
  中职学生招生难,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属典型的双差生,即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课堂自控能力差。新学期头三个月是流生的高发期,而作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新生的入门课,教学适当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之一,而我们有相当的老师在基础会计授课时普遍存着教师过度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原始,忽视了现代教学手段、设施的运用,课堂气氛死板、无新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且教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脱离基础会计课实务型课的特点,忽视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差。学生讨厌上《基础会计》课,长久以往学生失去学所有会计课的兴趣,导致会计专业流生严重。
  
  3.上基础会计课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先生还应该是学生的师傅(教师应具备较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但现实是中职学校在教师考评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和轻职称能力和业绩,真正的“双师型”人才较乏,很多老师一本书上了好几年,实践是怎么样的知之甚少,甚至这些教师有的还是会计师职称。比如基础会计中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填制记账凭证借贷方金额栏时,有的老师告诉学生每写一组金额都应前面加上人民币符号,而实践中只是在合计时前面才加币种符号。又如很多老师不知道何时要填制银行进账单等等。
  
  4.对学生考核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主动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其一是考核方式单一,总是用一份从概念到概念的所谓标准化试卷进行课堂考试,然后再用百分制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从而难以保证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如何改革
  
  1.理论讲授贯穿于课程体系中,教师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它贯穿课程体系,内容尤其重要,它突出教学重点,点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也就是要做到三清:即把内在关系理清,把重点内容讲清,把疑难问题说清。这样就不会使学生看到书本感到无所适从。针对中职学生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把握两个一:开课第一讲和每一单元第一课。开课第一讲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学生对这门课很陌生,往往抱着试听的心理,一方面瞧瞧老师的水平,一方面品品这门学科的内容,如果符合自己的兴趣,就认真地学,如果觉得不对格,也就放松了学习。因而,我每次与新生第一次开课第一讲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投入极大的热情,通过情感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和爱国热情,介绍了我国古时期,尚无文字,人们采用“结绳记事”“刻契记事”,西周时期“官厅会计”……特别重要的是在唐宋两代创建和运用了“四柱结算法”,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它为我国通行多年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理化基础。到了明、清两代,又在“四柱结算法”原理的启发下,设计了“龙门账”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介绍从古到今的会计发展史,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激发其求知欲。而每单元第一课,即理论教学也很重要,这一课实际就是把单元理论讲清,把重点、难点、精髓挑出来,讲透彻。因而,要做到深入浅出,抓住要害,同时为了防止理论的枯燥,配合适当的实例,加上必要的提问和情感投入,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
  
  2.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
  案例教学法是将企业会计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及教师的总结归纳去实现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现代会计教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限于理论知识讲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期中、期末通过考试检查掌握对会计知识理解的程度,其结果是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会计的有关概念、原则和计算方法,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适时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的书面描述即案例呈现给学

生,让学生进入所描述企业会计情景现场,对案例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使案例分析符合教材内容需要,我在上课之前,事先尽量搜集了有关企业经营实际工作中典型案例,针对性地穿插在理论教学中。例如《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一章“原始凭证的审核”学完后。为了考核学生对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以及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布置了这样一个案例供学生思考:某公司陈××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旅馆开出发票记载为80元,人数1人。时间为10天,金额为800元。而陈××却将单价80直接改成280元,小写金额改成2800元,将大写金额前加了一个“贰仟”,报销后贪污了金额2000元。请问:1.出纳员对此承担什么责任?2.陈××采购员应怎样进行处理?3.出纳员应如何审核这类虚假业务?案例呈现后,再让同学们根据原始凭证审核的要求,对这张发票进行审核。过了一会儿,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说:出纳员应负责追回损失的现金,若无法追回,出纳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的同学说:出纳员应首先检查原始凭证,即应检查发票有无部门领导的签字,发票金额的笔体是否一致,发现有疑点时应立即采用函询法调查住宿单位……。讨论结果大家达成共识:原始凭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记账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的真实性。把这一节课内容通过案例说明,同学们对审核审原始凭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从而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这样缩短了理论与实践、内容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像走进故事之中,兴趣极浓,大大增强了案例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案例教学既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也是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3.多种思维的训练
  从思维方式上看,目前,职业高中教学仍存在着描述型太多。以《基础会计》为例,由于许多内容是“制度加解释”,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只知依葫芦画瓢,而不了解会计处理背后深层次的原理和概念基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毕业后很难独挡一面。因此,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诱导学生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如在学习原始凭证这一节内容,以“什么是原始凭证?”为例,可以让学生到商场观察货款解缴过程手续怎样?人们选中商品后,先由售货员开一张一式二联的单据,由购买者到收银台收款,收款员收款后留一联,另一联让购买者凭此领取商品,那么这一张红字单据就是销售商品的最原始的凭证。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会计理论,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思维。如,在讲解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账户中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时,学生不易理解一笔经济业务为什么不记人一个账户,而要记入两个账户。为此,可以举买大米的例子:今以13元现款买来10斤大米,现款付出了13元,不是现金减少了吗?就需要在“现金”账户登记,同时收到价值10斤的大米,粮食不是增加了吗?因此还需要在“粮食”账户登记。所以,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同时记入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以反映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通过深入浅出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多种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或找出不解之处。
  
  4.加强实训教学
  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目前,会计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际”的现象,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会计实际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实训教学,是保证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经济社会,对企业缺乏应有的认识,如工厂怎么样。车间怎么样,资金怎样流转等。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设计若干训练项目,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室外实训,首先能让学生认识企业,认识经济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学习生产成本这一内容时,这是实训的一个难点,先让学生到生产车间看看,观察一下产品生产过程,结合产品成本计算过程,知道会计就是要对这些过程进行反映。室内训练,是指在进行理说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地将学生转入基础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领会一个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活动。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好有关模拟实习教材,贴进实际工作,在完整、系列的凭证、账页、表格等材料中让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所列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特点、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以及涉及税金核算及明细科目的开设要求等有关情况及规定,然后,复习《基础会计》讲述的重点的两种会计基本方法的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完想的认识和清晰的脉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具体做法:教师有目的进行规范、有序地指导,达到先从理论到实际再从实际到理论的教学过程。例如,记账凭证是学生动手的最基础部分,所动用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全面,占用时间较多,是实训的核心阶段,教师应有较详细的辅导。可充分利用《基础会计》教材“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这一节,使学生明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并由教师举规范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并演示讲解,同时,可给一些填写错误或内容不够完整的会计凭证,先由学生审核、讨论,然后教师进行规范。通过实训,真刀真枪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提高了自我分析问题、处理实务的综合能力,为学好会计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能缩短适应期,尽快地学会独立胜任财会工作。
  
  5.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是教学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同学们通过前期几个环节的学习训练之后,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进行复习巩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布置平常练习作业:针对讲授的新知识布置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消化。布置归纳性作业:使学生在学完每个章节的知识后能及时复习,培养学生归纳、对比、分类、系统化概括等思维能力,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目的,实现教材在头脑中的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转变,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中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实践,教师下企业实践困难
  应建立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奖励从事课程设计、教案创作、进行教学试验、教学创新的教师,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允许教师在企业界兼职以加强其职业经验训练,实行“双技术职称”制度,即会计专业课教师,既要有教师系列的职称,又要有会计系列的技术职称;教学中不应看不起《基础会计》课,学科带头人及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应主动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加大《基础会计》集体备课的范围,引入竞争机制。实践证明《基础会计》过关的学生学起其他会计课程来总是得心应手。
  
  2.学生考核标准应改革,多方面考核学生,改变一纸化考核学生的方法
  在对学生的考评方面,应彻底遗弃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考试方法,取而代之以德育、知识和能力为内容,学习期间应设计出一些着重测试学生能力的考试方法,如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课堂发言、会计模拟核算得分、财会角色模拟等,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培养其能力,基础会计理论完全可以在平时采取提问等多种方式解决,期末可以用模拟实习的方式考查学生。让那些真正学到知识、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3.加强校企合作,对于专业急需的人才,请进来参与《基础会计》教学
  加强中职会计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的往来,加大《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可以与民间职业团体如会计师事务所和工商企业建立多种渠道的联系;大力提倡学校财会教师到企业和民间职业团体兼职;热诚欢迎会计职业界人事到学校讲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中的富有实践经验会计人员可以兼职《基础会计》课的实践环节的教学。与此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以务实的态度在校内继续加强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与企业界多多沟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企业实习。   通过《基础会计》教学实践,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有了提高,老师和同学的感情也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来说,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也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素质也得以拓展。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会计教学的需要。因此,迫使自己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中职会计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