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了解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感知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观察的心理过程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而观察能力不是每个人脑所固有的,而是人脑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认识到物理中有很多知识是生活常识的总结和升华。教学中可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举一些例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必须通过观察才能回答的问题。如“水的再次沸腾”、覆杯实验”、“树底下的圆斑是如何形成的”等。或讲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而取得重大成就的小故事。如:威尔逊通过观察云天星际而发明威尔逊云室。牛顿观察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
2.1 培养学生观察的定向性。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有效。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定向性,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初三物理第九章第五节“焦耳定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两烧瓶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并思考引起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对象和目的,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推理出“焦耳定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
2.2 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观察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活动,随随便便、漫无条理是绝对收不到好的效果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①由课内到课外,系统观察。针对某些知识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掌握的特点,在教学中,将教学过程分为课上指导和课后观察两部分,重点放在观察上,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有关知识。②养成全面细致观察的习惯。学生感知事物往往粗枝大叶,不善于全面细致地观察。如,在验证物体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中,将红色酒精倒入水中时,大部分学生只观察到水变红了,而忽视了由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空隙而体积减小的细微变化。所以,要使学生养成全面、细致地观察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注意事物细微变化的观察能力。③由表及里,深入观察。学生看东西比较注意外在表象,易忽视隐蔽的内在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层次、由表及里的深入观察。
2.3 观察与思维相结合。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深入观察需要思维的指导。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观察与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握住物理现象的意义,从而提高观察的完整性、真实性、深刻性。
2.4 培养学生利用仪器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利用仪器进行观察。如:用显微镜、放大镜等,使观察取得更详细的数据和资料。逐步培养学生正确利用仪器进行观察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人脑接受的各种信息中,有本质的信息,也有非本质的信息,只有对它们筛选加工,才能抽取出本质信息。这就要求观察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观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途径来培养。
4 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观察训练
4.1实物观察训练。实物观察在物理观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大到宇宙天体,如:日月星辰的运行;小至生活用品,如:洗衣机、茶壶等,无不包含物理知识。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观察,使学生在观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的敏锐性、条理性。
4.2 实验观察训练。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观察实验。教学中,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在做实验和观察实验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使学生的观察逐步系统化、科学化。
4.3 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训练。物理中很多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俯首皆是,而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抓住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对中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训练。学了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去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就有物理学。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观察能力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培养观察能力就是发展人的智力和认知的潜能。实践证明,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还会决定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同时为造就2I世纪所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