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岳祥
如何把握好教学的“度”是老师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还有学生的参与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等三方面的因素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须对教材、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 研究知识结构,控制控制难度
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的安排,考虑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注重联系实际,体现了数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难度的设定上要注意下列问题。
1.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纵观新教材,不难发现各单元在引入知识到形成结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从生活实例或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经过简单抽象、概括,再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尽量避免因追求纯理论上的严密性而使数学显得抽象和枯燥,甚至使学生望而生畏;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上,通过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复现出来,进行“拟真性”的教学,作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降低纯理论的难度,转向思维方式的渗透,研究方法的积累,切实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东西讲深、讲透。不可否认,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学时需张驰有度。如“绝对值”一节,课本从一个引例导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再通过学生参与“试一试”的活动概括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并对|a|≥0这一性质有初步的直观认识。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对绝对值的内容拓展太多,不仅浪费精力,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但如对顶角的概念是通过图形而不是通过严格的文字来定义的,我们在帮助学生认识对顶角时,就要引导学生归纳出对顶角的特征:“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为得出“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创造条件。所以教学时应把最基本的规律向学生讲清楚,过多的性质补充不仅使教学内容繁琐,而且还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脱离实际的拔高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3.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功夫,使他们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出问题。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所以课堂教学中对某些概念要引导学生认真探讨。如线段的中点这一概念,新教材仅对此概念作了说明,并未作过多的讨论,教学时应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能有较完整的认识。在教学时抓住“在图形和相应数量关系的等式之间建立联系”这一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归纳出几种不同的数量关系等式,即由C是线段AB的中点,可以写出①AC+CB=AB(和)、②AC=BC(等)、③AC=AB(分)、④AB=2AC(倍)这样几种形式,然后还可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探索:如果AC=BC,点C是否是线段BA的中心?AC=AB呢?AC=BC=AB呢?经过这样的讨论,会使学生深刻理解线段中心的概念,把握其实质。理解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不可过于草率和急功近利。
二、研究课本练习题,发挥练习题功能
课本练习题是如何运动知识解题的精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而课本练习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又是课程标准期望达到的目标。练习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处理好练习题是落实知识到位的关键一步。在练习题的教学中,不要做简单的搬运工,而是要挖掘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了一道题不等于学生有了能力,关键是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如何,方法是否恰当,即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教学。
三、研究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因而学习时会显得烦躁,这是影响学习的一大障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新教材中到处充满了他们熟悉的生动画面和所喜爱的卡通形象,除此以外,还有读一读、试一试、拼七巧板等有趣的数学情境、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境的驱动下乐学、爱学。
总之,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教材上来,追求知识的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