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厉金海 施月飞
摘 要:本文主要对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构建,对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增强其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前教师可适当设立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参与实验探究。学校方面必须从加大设备投入等方面入手来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 创新意识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成为有知识、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一代新人,因此,现在学校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将实验教学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实验不再仅仅是学生验证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强调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另外,课程方面也大大加强了其实践性,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目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轻实践重理论的现实问题,为中学实验教学确立了正确发展方向。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减少机械操作,改进并创新实验,增强其趣味性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强对相关科学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但若只是按照课本上已有的实验进行课堂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话,时间一久,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觉得科学实验就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操作过程,实验只是用来验证科学结论的,却不知科学结论正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而来的。这样学生势必会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为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对教材实验进行钻研,变照书本机械操作为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正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对原有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提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投入实验验证,这样学生自己提出的方案得到实验验证后,实验结果不管符合与否,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实验探究过程当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得到激发,同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势必会得到一定的培养。例如: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两者接近后产生大量的白烟――固体小颗粒氯化铵。此实验可以改进为以下趣味实验:在一小木块上插一朵深颜色的鲜花,然后把木块放在装有5ml浓盐酸的培养皿中,向另一只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要尽量润湿烧杯壁),再把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中,这样,一个“雾里看花”的景象就形成了。待到“雾”散去,就可以看到挺立于“白霜”之中的鲜花[1]。这种类型的实验还有很多,没有危险的实验可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记所学知识,而且会使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让学生学会合作,树立合作意识
教师在实验课前,首先应当提出设计实验所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原理准确原则、简便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等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来,提出设计方案。组与组之间再进一步交流,取长补短。最后在班级中总结出三或四种设计方案。如:在探究水沸腾实验时,教师可将学生以2-3人为一组,先让每组成员讨论本实验应该要注意那些事项,然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最后总结出本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有:(1)烧杯中半杯水即可;(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充分接触液体,但不能与烧杯壁或底接触;(3)烧杯口要盖一张纸,以减少热损失。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产生地点、体积变化情况以及沸腾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等,对于这些,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出“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样学生之间可相互学习,集思广益,使问题更好地解决,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尊重他
人、理解关心他人,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3. 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全体学生参与实验探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以往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以及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往往只有教师个人在课堂上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从头至尾都在做一个机械化的观众,甚至看客,没有直接参与。这样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发挥的机会,更无从谈创新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教师要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某些实验,教师可先适当演示一遍,并在演示过程中边讲解有关实验原理,学生在已预习实验的基础上边听讲边思考实验的改进方法,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对自己已提出的各种想法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如:在探究物质的溶解性的实验时,教师可将此演示实验改成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探索性实验。食盐溶于水有哪些影响因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具探索价值的,在课中,我为每组实验准备了四个100ml 的烧杯,分别记为甲、乙、丙、丁,四根玻璃棒同时搅拌,所加水和食盐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每组学生(2-3人为一组)通过这样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实验,探索出食盐溶解的影响因素有:是否搅拌、水的多少、水的温度高低、食盐颗粒大小等。
4. 设立实验问题,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3]。教师针对学生已提出的各种实验设计方案,设立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或通过查阅资料,或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答案。例如:在探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实验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1.液体的“沸点”为什么强调在标准大气压下?2.水在任何条件下它的沸点都是100°C吗?在问题的牵引下,由学生猜想和假设并动手设计实验。学生会带来很有创新思维的实验方案:在一个圆底烧瓶加入适量的水,用一个带温度计和导管的双孔塞塞住瓶口,导管与针筒连接(可通过拉伸针筒来控制气压),从而改变烧瓶内的气压。这看似一个很平常的环节,在无形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却起到了很关键的促进作用。
5. 加大设备投入,改善实验条件
教学条件是优化育人环境、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指出,海尔20年的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观念、思维方式的彻底、全新的变革。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直接在实验教学中孕育而成,实验是最具操作性的一个教学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实验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过程。故而,为了让学生能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挖掘自己潜能的一片天地,学校必须加大设备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使得基础较差弱的学生有补做实验的机会与场所,基础较好的学生有余力发挥的机会与场所。除了课内实验以外,坚持时间开放,由点到面,逐步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在实验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使每个学生在实验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刘一兵,李景红.化学教学情感艺术的地位、功能及策略 [J].化学教育,2005,(2):14-15.
[2]姚焕英.在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微型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6):24-261.
[3]马汉达,王刚.开放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03-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