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绿亨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打破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把语法教学和实际运用相割裂、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割裂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背景、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 教学
  
  1.引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强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用语言做事”,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为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是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国外很多应用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学习任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有D.Nunan,J.Willis和P.Skehan。我国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和研究也日趋广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提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2.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Caleb Cattegno(1986)在其所倡导的沉默型教学法(The Silent way)中指出:“沉默性教学法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独立的、自主的、负责任的―换言之,是一个擅长解决语言问题的能手。”加强交际观的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以珀拉胡(Prabhu,N.S.)指导的班加罗尔交际教学实验(The Bangalore Communicational Teaching Project)最具典型性,为外语教学的革新提供了许多启示。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再度兴起的任务型教学中得到了启示。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逻辑发展,因为它与交际语言教学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一些热心于将二语习得理论用于教学实践的二语习得研究者进一步肯定了任务的作用(如,Long和Crookes,1993)。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研究者利用任务充当二语习得研究工具,任务作为二语教学潜在的组织单位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3.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3.1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突出“语言运用”的理念,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之“任务”贯穿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做中学”或“用语言做事”。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语言,积累学习经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达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
  3.2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看来,语言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促进学的前提是要为学习者创设有利于语言习得的环境。在设计任务时应强调任务的真实性,教师应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设计课堂任务时,任务的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整体水平,不能设计学生无法完成的活动。从任务型教学整体设计来看,它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在:
  3.2.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对任务型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发挥主动性、语言运用的创造性,要让学习者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运用语言、丰富他们对目的语的感悟和理解。要让学习者有机会反思语言,形成对学习对象的批判思维。
  3.2.2强调情境和上下文在形成对语言的整体、动态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教学设计所提供的场景应能够使学习者体验、实践真正的语言交际。在场景中完成的交际任务,从事的一切活动,应能够促使学习者验证假设、修正假设,能够促使他们将对语言的最新感悟与正在发展中的中介语系统建立联系。
  3.2.3强调“合作学习”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背景有限,对事物的理解总会带有片面性,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协商,能够纠正这种片面性。协作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任务型教学对小组学习予以充分的重视。合作学习对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更具特殊意义。合作本身也为语言实践创造了机会。
  3.2.4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应具备促进语言学习产生的实质条件:尽可能选择真实的语言素材、提供丰富充分的目的语接触,创造大量有意义的交际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形成促进、支持学习的氛围。
  
  4.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型学习任务的实施是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不断促进大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英国语言学家Willis(1996)把课堂学习任务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前的准备(Pre-task stage),任务的实施(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
  4.1任务实施前的准备
  这一起始阶段为大学英语学习者提供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负荷。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目标,通过全班集思广益、利用图片、个人经历等介绍主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时间,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提供准备时间能帮助他们思考说什么、如何说,有可能提高任务阶段语言表达的质量。
  4.2任务实施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任务(Task)、设计(Planning)和汇报(Report)。
  任务:学生结对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使他们有机会利用一切个人语言资源表达自我,畅所欲言。它可以是对读的材料或听的内容发表看法。教师监控、支持、鼓励学习者尝试用目的语交际,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思想组织成语言,但不为了纠正语言错误打断学生。
  计划:该阶段为即将开始的汇报做准备。告知学生他们要向全班简要汇报任务的完成经过及最终结果。学生草拟和排练要说的内容。教师提出语言方面的建议、提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提炼修改语言。
  汇报:本阶段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教师请小组向全班简要汇报,要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也可让一两个小组作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
  4.3语言焦点
  任务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语言意义的表达。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熏陶、运用、学习动机和以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语言焦点阶段的重点则从语言意义转向到形式上。此阶段可分为两部分:
  语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本阶段培养学生句法、词组搭配、词汇某些方面的意识。教师依据学生刚读过或听过的材料,布置聚焦语言的任务。教师在全班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可将相关语言点以表格形式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
  语言练习:适量的教师控制练习是必要的。这些练习使整个教学程序更易于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在程序的最后起到一种总结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就是今天所学的语言点,是该程序的一部分”。教师可根据需要以语言分析或从听过或读过的材料为基础组织练习活动。
  
  5.结语
  
  鉴于任务型教学法特点,我们应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具体教学环境和培养目标,了解国外任务型教学模式与我国课程目标的相关性和其进入我国课堂的可行性。从教学角度看,教师应遵循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些教学原则,使自己成为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这样才能改善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ong,M.H&.Crookes,G.(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J].TESOL Quarterly,Vol.26(1),1992.
  [2]Prabhu,N.S.The Communicative Project,South India. Madras:The British Council,1982.
  [3]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Essex:Longman,1996.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