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楼 青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教育已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现代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如果仍以固定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就会缺乏创新性和娱乐性,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达不到素质教育的需求。英语游戏教学以它独特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本文探讨了游戏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以及如何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游戏 必要性 魅力 游戏与教育有机结合
  
  引言
  现在我们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转化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及素质发展,我们积极地把英语游戏教学引入课堂,并且深受家长、教师、学生的欢迎。
  
  一、游戏教学的魅力所在
  
  (一)英语游戏促进交流能力,增强认知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
  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孩子喜欢游戏,在愉快的游戏中,很自然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应该明白学生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永远比别人给的要多,要好。只有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英语活动,他才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才能体会到与他人交流的快乐。从而掌握学习主动权和交流能力。游戏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互动学习和吸收知识的目的的,这是最简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语言环境真实,并时常伴有动作及表情,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排除了乏味的传统教育,所以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并表演得活灵活现。有的教师从教多年,其教育理念便被定了型,总是一成不变地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的内容也非常的呆板、乏味。学生没上课就知道教师要怎么上了,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厌倦感。然而游戏内容则是引人入胜、风趣和幽默的,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欲望,使他们主动接受和触摸新的事物,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学生们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专注与投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它带给学生的快乐并不是游戏具有的竞赛性质,而是孩子们自己对游戏过程的把握。在游戏中,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手势或表情都会使他们受到鼓舞,增强勇气,让他们主动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想法,乐于思索。
  (二)游戏教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令人兴奋的积极的作用。”在英语游戏中我们必须设立一定的语言环境,创造人物,从而形成具体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借助这种场景,进行有声有色的表演,在游戏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长时间地处于学习高潮之中。常言道,孩子十岁之前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将影响到孩子以后一辈子的生活观、社会观。为了克服小学生在发育阶段爱动、注意力难集中、约束力差等诸多毛病,解除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英语游戏中学会多动脑筋,学会按要求行事,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益的发展,缓解学生学习紧张的心态,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全身心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发展智力,培养创新。
  游戏可以带动儿童智力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动作和语言。这时候就需要鼓励儿童多动动脑筋,提高对游戏动作的灵活性,并且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动作游戏,在反复游戏的同时,无形中激发学生多多思考。而一个人如果勤于思考,那么他的智力就会发展得更完美。同时游戏还鼓励儿童各抒己见,引导儿童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增加游戏环节的变通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游戏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创造。因为在游戏中学生完全没有了压力,而且快乐地、主动地思考、发现。课堂游戏的设置很大意义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比如要讲解“there be”句型,教师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画一些事物,然后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新奇的事。这样新奇的事物很大程度上就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如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物动物等。如一位学生构思了这样一幅画,在班级里有一张讲台,讲台上有一本书,书上有三只钢笔,那么就可以这样描述:There is a teacher’s desk in the classroom.There is a book in the teacher’s desk.There are three pens under the book.这样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
  游戏教学的创造性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学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后,教师准备各种颜色的水果,放在讲台上,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来。教师说:“Show me a green fruit.”这个学生听到后,会从桌子上拿出相应颜色的水果,全班同学一起说:“Yes.”或“No.”又如教完数字1至10后,教师设计了一个“What is it?Can you guess?”的游戏。让学生看着教师的图片进行数字练习。以此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以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二、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寓学于乐,学以致用,促进课堂教育。
  丰富的课堂游戏活动可以把学生们的多种才能纳入课堂中,如表演、绘画、演唱、讲故事等,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学习氛围和活动方式,使得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精力集中,知识点落实得更到位,让学生无意识地从游戏中记住长期以来所获得的知识。游戏让他们从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同时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英语游戏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开发智慧,发展智力,认识世界,增强交流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
  说字母,说单词,说句子,拿着书跟读,或者看着黑板反复地读,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而是应该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要使学生树立说的意识,养成说的习惯。在一些活动中给师生及生生之间提供英语交流的平台,让“说”英语更接近自然交际,可促进学生发展交流能力,使他们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游戏能够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做游戏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服务。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无意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有效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运用到实践当中。避免那种乏味式的重复教学,脱离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步入素质教育的行列。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能够使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愉快,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学以致用,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游戏与教学的相辅相成。
  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因为游戏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各展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和潜能,各抒己见,以此来促进本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上人们把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只重视游戏形式,忽视游戏实质。其实我们应当将课程理解为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强调的不仅是游戏活动本身,更强调活动对学习课程的促进作用。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为了有效、有益地发展学生的素质,现在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获取,从而改变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让游戏成为课程的内容,成为课程的实施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与课程有关的游戏内容,使课程与游戏自然地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玩,又不耽误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按照预想的目标进行回忆、想象,并能运用语言和思维来调节游戏活动,保持高度的趣味性、兴奋性,然后把游戏的形式应用于学习中,寓教于乐,使游戏活动成为学生特殊的学习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所做的游戏有利于学生各学科的整合和学习(特别是语言类学科的学习)。通过游戏来传递各科内容及信息,然后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只有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把“教学游戏化”,把“游戏教学化”,最终达到游戏和教学的相辅相成。
  
  结语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和游戏,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材的游戏,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推向高潮。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感知知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行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5).
  [2]包国红.游戏教学应坚持六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0,(02).
  [3]王宝.游戏教学十要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2,(04).
  [4]张晓玲,月华.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04,(04).
  [5]万劲.新课程与游戏精神[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6]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
  [7]华娟.如何凸现游戏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设计,2005,(15).
  [8]张爱春.让儿童在游戏中学外语[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9]陈素华.如何开展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S1).
  [10]易东平.请关注游戏[J].上海教育科研,200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