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备课管理,构建个性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德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备课管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较多学校的备课管理方式单一,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备课过程,不能开发教师备精品课的潜能;教师的备课与实际教学相脱节,教师抄教案应付学校检查、低质量简单重复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对备课疏于管理,教师课备的多与少、好与坏缺乏相应的指导与评价,其危害深远。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减少教师的无效负担,引导教师进行学习和思考,备出精彩的教案,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认为需要创新学校的备课管理,通过有效的备课管理引导教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精彩课堂。
一、创新备课管理的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要创新教师备课的管理必须创新对备课的认识,从而创新教师的备课方式和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1.备课应有多种呈现方式。如果把书写教案称为显性备课,那么教师的研读教材、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准备媒体、准备实验、了解学生、思考教法、自我学习就称为隐性备课。很多的隐性备课是无法也是不必写在备课笔记上的,因此需要创新备课记载的呈现方式,学校应允许多种备课呈现方式的存在。
2.教案是给教师自己看的。备课是指教师在授课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器材等方面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认真细致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对教师的备课过程管理始终不能放松。书写教案是教师把备课工作记载下来,以理清教师思路,便于查阅和课后反思提高,是教师给自己看的。很多名师的课很精彩,备课非常仔细,教案却是粗线条的。因此学校对教案的书写要求应以实用、方便教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为宜,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
3.好课是改出来的。大多数教师的备课年复一年,保持着原有水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备课本堆了大半个柜子,打开备课本看看似乎是年年重复着相同的故事。如果能引导教师创新备课方式,在以往每届备课的基础上主动反思修改,那么多年以后,集几十年功力于一课,我们的课堂则将越来越精彩。
4.备课、研课是教师成长的有效载体。备课是教师的日常基本工作,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联系桥梁,有效的备课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因此在备课的管理过程中要纳入提升师能的要求。
二、创新备课的记载方式
多年来书写教案一直是教师认真备课的主要“见证”,然而现行的备课方式并不为广大教师所欢迎,教案并不能较好地记载教师的备课成果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多数教师上课时不喜欢也不需要看教案,书写教案更多的是出于对学校检查的无奈。因此创新有效的备课记载方式迫在眉睫,要找到既方便教师教学又便于学校管理的备课记载方式。
1.反思性备课笔记。现在各校的备课记载本可谓是一次性备课本,用完了大多不再有利用价值,教师第二届备课又多是原水平写一遍相同的教案。教师的时间精力花在了低效率的抄写上,如何让教师在前一届备课上课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呢?使用反思性笔记本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这种备课本印刷时每页都预留第二次、第三次反思备课的空白(以列的形式空出),从而实现教师在第一轮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第三论的备课,既能节省教师的无效抄写时间,使教师将更多时间用于研究与思考,又能方便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提炼教师的教学,建立教师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
2.积件式备课袋教案。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备课的很多内容都无法写进教案,若要写进教案就太耗时费力了,而这些材料在教学时却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如果采用积件式备课,把一节课的逻辑安排、图像、知识背景、教学故事等分解成若干文本、图片、图表等以积件形式呈现,以课时章节为序收集,那么将方便课堂的展示和使用,也方便后续的二次备课、反思修改和去劣重组。
3.教科书批注式教案。此法缘于大多数教师上课时并不喜欢看教案,而更多的是喜欢使用教科书。把上课的流程、关键点、疑难点,知识的比较归纳、板书等批注于课文或插页于课本,使教师上课时一目了然,既方便使用,又方便教师修改完善,深受教师欢迎。
4.电子教案、网页教案。电子备课是利用电脑与网络技术,以电子文本、课件、网页等形式呈现的教学预设。它具有储存、修改和共享方便的优点,能减少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缺点也很明显,较多教师简单地复制或下载他人教案,未充分进行自己的加工和吸收。因此使用电子教案时,应加强管理和监督,提倡教师原创。
三、创新备课的模式
教师的个人阅历、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和个人喜好各不相同,因此备课时应允许教师扬长补短,使用自己擅长的备课方式,这需要学校创新备课的模式,既要让教师选择自己特长的备课方式,又要考虑有相互学习、切磋的平台,以共同提高。
1.特色备课与常规备课的选择。备课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特长。特色备课就是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方便、省时、有效的备课和备课的记载方式。而常规备课则根据教研室的要求进行备课、撰写相应格式的教案。
(1)特色备课的选择。在开学前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新教师一般应选择常规备课,申请特色备课的教师需填写申请表,注明备课成果的呈现方式,经学校审核通过后生效。
(2)特色备课实行资格认定制。学校要组织力量随堂听课、学生问卷调查、过程质量监控,如果发现教师备课不精,教学质量不达标,学生课堂评价差,先进行个别谈话,如果无法整改的就恢复常规备课。
2.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结合。集体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把个人备课与集体协作相结合,发挥团队优势,互利互补共同提高的一种备课制度。以我校的集体备课为例,其基本流程如下:
(1)保证时间。我校各学科按分年级的备课组活动,并把各组的活动时间排入课表,周一至周五上午的第三、第四节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周一上午的第一、二为体艺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教务处每天派人进行检查签到,保证教师准时参加集体备课。
(2)分工合作。在每个学期初,各备课组长把本册的教学内容以章节为单位分解到本组各教师落实主备任务,要求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文字稿发给组员,而非主备教师在讨论前须个人预备课。
(3)集体讨论。要求提前讨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主备人针对下周课的教学思路、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易错点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其他教师发表各自的意见、修改完善。
(4)形成共案。主备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共案,用电子邮件发给全组,供大家参考查阅。
(5)个人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的共案只供教师参考,教师应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案。
3.网络备课。网络备课是基于校园局域网或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交互、共享的备课方式。其优点在于备课中将电子教案与教学课件等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网络教学资源,也有利于学生自学;把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在网络上共享和保存,即使再过几十年,也能在网络找回一切;方便管理和应用,网络备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接通互联网,不论身在世界何地就都可以进行浏览和备课,学校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考核和检查。因此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备课方式,但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做支撑。
四、创新备课的评价与考核
学校对教师备课的评价与考核除定期的例行检查外,更重要的是以备课的管理为抓手推动教师的业务提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多层次的教师教学交流、共享和相互借鉴的平台。
1.备课等级认定。根据教师呈现的备课材料从科学性、教学艺术性、内容系统性、个人特色角度进行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与随堂听课确定其备课等级,列入师能考核材料。如果备课当中存在问题,则向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2.随堂听课检查。最能反映教师备课质量的是课堂。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书写得再漂亮的教案也是徒劳。因此应落实领导分学科随堂听课,课后了解备课情况,肯定优点,交流存在问题。
3.二级备课成果展评。第一级是教研组层面、所有成员教师在期末把自己的备课材料(整个学期)送到展评室,组内教师进行观摩和评分。第二级展评是各教研组把优秀的备课材料送校级展评,全校教师参与观摩和打分,评出优秀的个人和先进的教研组集体。这样优秀的备课经验得到了推广,精神也得到了激励。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备课上,因此要创新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负担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应投身教学创新实践,为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而奋斗,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精彩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