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充分利用网络,提升备课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师所有教育教学实践中,备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也应当是教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备课时周密考虑与精心设计,才能授课时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课堂上才会涌现有效引导与精彩的动态生成。高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石与保障。笔者为了提升网络备课的效率,做了一定的实践和思索,发现网络备课也有原则可循。
  关键词:网络备课 效率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27-01
  传统备课方式因耗费精力、效率低下、不易储存等弊病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师生的教学需求,而网络资源更开放、更丰富、更新鲜。因此如今利用网络备课是教师们的日常,但网络备课令人诟病的是:信息繁杂,令人眼花缭乱,且太易令人产生惰性。
  1.搜索·阅读,寻找切入点
  (1)抓住关键词,进行相关信息搜索、海量阅读。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我们必须首先进行针对性的搜索,如作者人生当中的重要事件、作者的观点、他人评价、文体、语言风格、作品年代、轶事等等,尽可列出条目,进行搜索阅读。可抓住几个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由一点或几点发散,不仅有利于充分备课,也有利于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譬如备《春酒》一文,我罗列出琦君、春酒、散文、琦君散文特点、台湾作家等关键词,由这几个关键词搜索、生发出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还读了大半本琦君的电子书,很快发现琦君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对母亲、对故土、对童年的眷恋深情,对理解文章有莫大好处。
  (2)甄别资源与授课内容的相关性,寻求备课的突破点。网络资源便捷,先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比如我们想要了解作者,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轻松读到作者的几乎所有作品,不再局限于教参中几句笼统的介绍了。但是繁多资源怎么去精挑细选也是一个难题。我们要扩大搜索阅读范围和反复阅读文本交叉进行,要找到更新颖、更适宜的切入点来分析文本,比如原本对学生来说枯燥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这一关键词,把情感性当做突破口,学生分析标点、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有助于表達作者对罗布泊消失的伤痛,学生也觉得这样学习说明文耳目一新。
  (3)借助名家评析,完善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有透彻深刻的解读是备课的重要目的,教师若能让学生的思维穿越语言,抵达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思、文化,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
  得益于网络上各种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教师也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网络上对于文本多角度多样的分析,教师用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的话,会发现远比一家之言要丰富灵动得多。能够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文本,比如我收藏了多个诗词网站,内容非常全面,省去了在翻阅图书的繁琐,我在备《湖心亭看雪》时,读了十几篇名家赏析,每一句都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课文讲授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学生也真正能置身于幽静深远、洁白开阔的意境中,当真能体会诗人淡淡愁绪寂寞身影了。
  2.思考·整合,创新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更加发散学生的思维,那么就要避免落入固定僵化的授课模式。这对教师而言,更具挑战性和诱惑力,驱使教师为了学生更好的心理体验和更强的学习动机而学会创新。我们必须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课堂环节进行创新。
  (1)根据学情,选择新颖的角度。对于网络资源我们决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要充分思考、仔细甄别,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取舍,有所增益,让资源为我所用,适合我和我的学生。如讲授《香菱学诗》时,抓住标题中的“学”这一关键字,找到了“学习者”的角度,设置了“你认为优秀的学习者应有怎样的特点?”“香菱是个优秀的学习者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吗?”“香菱这个优秀的学习者,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了吗?”把文章中的核心问题串联在一起了,学生学起来也很有思维层次。
  (2)网络信息勾连文本内容。再多的网络信息都是为了解读文本,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提升学生对文字情感的感受力而服务的。因此在备《我的母亲》一课时,我考虑到文章的主题是体现母亲的伟大,怎样让课别致呢?直接地围绕主题讲授,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效果肯定不佳。因而我查阅了许多胡适的作品:诗歌、散文、杂文,记录了许多他的奇文轶事,偶然间搜索到多幅胡适神采雅逸的书法作品。因此我决定用这些书法作品勾连起整节课的主问题。
  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分析文本,同时能增加课堂容量,提升学生鉴赏感知的能力和审美水平。
  3.调整·优化,提升授课效率
  有经验的老师说,备一节课要用一辈子,备课展现的是教师的积淀。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觉得课进行得艰涩不顺,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思维活力。大部分可以归咎到备课不充分或者备课质量不好,因而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及时重新备课,哪怕是暂时不会再上这一课,都需要调整自己的某些教学设计了。
  初授《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该课被我教得干瘪无趣。课后反思时,发现有关作者马丽华的信息很少,就在网上查找信息,看到一位豆瓣网友的评价她是“西藏的歌者和行者”,也发现作者的大部分生活和作品都是围绕西藏来写,根据这一特点,我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扩大学生面对的知识空间,确有渐入佳境之效。
  总之,网络的信息是开放、流动、直言不讳、与时俱进的,这正是一名语文教师该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抱有的态度,学生每年都不一样,我们的备课也得多些变化。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理论、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这都是备课的基础,多思考,多学习,备课定是知识获取与精神提升的双重满足。
  参考文献
  [1]桑哲.“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大家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2)
  [2]李家慧.中学语文教材中体现出的悲剧人性探微[J].成才之路,2008(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1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