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菊花
摘要: 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从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评价,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美国学者卡罗尔曾经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者学习机会,在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1]。从现在角度来看,其意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得,每个人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的过程,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2]。
一、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分层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像工厂中的产品那样千篇一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在这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各方面较为优秀的学生,B层为各方面中等的学生,C层为各方面较差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这样分层能顾及各种类型的学生,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认真研究教材,目标分层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不会乐学。我们只有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客观的差异,采取目标分层递进的办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循序渐进的可接受目标,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可把目标分为三类:①基本目标,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便运用的部分;②中层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的部分;③发展目标,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及运用的部分,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
三、把握教学内容,备课分层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制订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必须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在备课预设过程中,我们对各层次学生的启发提问、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要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确定出知识的份量、速度的快慢、提问讲解的方式方法等,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四、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分层
分层实施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分层设计问题情境和分层辅导两个方面。
1.分层设计问题情境。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具体就是:简单的基础的问题让C层学生来回答、来板演,并启发、暗示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归纳旧知识,寻找规律特点,让B层学生去探索,重在为新知识搭桥衔接,并及时补漏;拓展、延伸和探究新知的综合性问题让A层学生来解决,意在激发思维,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来分层实施就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品尝成功之乐、学习之乐。
2.激发兴趣,分层辅导。
由于班级人数多,学困生相对也多,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暇一一顾及,问题往往因此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少成多。在分层教学中,我们通过“师→生→生”的辅导方法,即教师辅导学优生,学优生辅导学困生。我们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双向选择“助教”和“学生”,上课时“助教”和“学生”同坐一桌,“助教”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负责检查、辅导其“学生”的课堂练习。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学期初我们还给学困生制订学习指标,学期末如能达到指标,“助教”和“学生”共同受奖,分别为“优秀助教奖”和“学习进步奖”。这种活动的开展,给学优生搭建了发挥长处、展示才能的平台,后进生亦从中受益,不仅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精心提炼,作业分层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是“一刀切”,要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我们在题目上标明A、B、C三个层次,对C层次学生一般进行平行性训练,即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参照已知的解题范例进行的练习,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对B层次学生一般进行变式性训练,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与已知范例相似或相近的问题,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对A层次学生一般进行迁移性训练,即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新情境中与已知范例或所学知识技能有潜在联系的问题,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同时我们尽量做到面批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注重过程,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主要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3]。具体做法是:我们编写三个层次的测试卷,C卷为教材里的基本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为C层学生准备;B卷在C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能力题,如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为B层学生准备;A卷侧重能力型和创新型题目,类似练习中较难的题和思考题,为A层学生准备。测试后我们进行评析,并进行升级活动,C级→B级,B级→A级。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下跃跃欲试,有的还积极找同学帮助。分层评价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这样的形式增强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金峰.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再认识.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80.
[2]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2.
[3]高小兵.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4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