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化数学课堂,引导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爱学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出教师应在质疑问难中引导自主学习;在验证猜想中引导自主学习;在独立操作中引导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引导自主学习等方面活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活化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1.在质疑问难中引导自主学习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节内容时,笔者积极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质疑,很多问题都能较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一学生提问:“我们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前面我们学过为了便于计算,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那圆柱可不可以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呢?”实践表明,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发展,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竭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求知的欲望就会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在验证猜想中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知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自主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利用猜想让学生验证数学问题,以数学独特的魅力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地自主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例: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内容时,笔者充分利用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猜想验证情境:兔妈妈给两只小兔分菜地,她把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菜地给小白兔;把底为8米、高为3米的平行四边形菜地给小灰兔。刚分完,两只兔子就争吵了起来,都说自己的菜地面积比对方少。究竟是谁分得的菜地面积大呢?请同学们展开猜想。有的说,小白兔分得的面积大;有的说,小灰兔分得的面积大;有的说,两块菜地面积一样大。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猜想的正确与否,学生剪的剪、折的折、拼的拼、数的数(数方格),积极寻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终于验证“两块菜地面积一样大”的猜想。
  3.在独立操作中引导自主学习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他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者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且看“容积单位”一节内容的教学片断:
  学具准备:500ml刻度的烧杯、能装1立方分米水的玻璃槽、1升的啤酒杯、一个盛清水的脸盆。
  操作要求: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结论呈现:
  结论1:将1升满啤酒杯中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可以看出“1升=1立方分米”。
  结论2:将1升满啤酒杯中的水倒入500毫升的烧杯中,倒了两次,这就说明“1升=1000毫升”。
  结论3:将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的水倒回,倒了两次,这就说明“1立方分米=1000毫升”。
  结论4:我们以前学过知道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综合以上同学们的诸多结论,可以类推出这样的结论:“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
  4.在合作交流中引导自主学习
  教育学理论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 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说”的环境,使学生变“听众”为“主人”,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笔者先出示面积相近的空心纸筒和实心圆柱各一个,请学生猜测看哪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大。在学生为圆柱侧面积的大小而争论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何种办法才能测量出为圆柱的侧面积呢?”然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一生用剪刀把空心纸筒垂直剪开,展开后发现是一个长方形,于是顺利地用尺量出展开侧面的长与宽,并求出了它的侧面积。面对学生“实心圆柱不能剪开”这一难题,笔者再次启发引导,让学生将前面展开的硬纸侧面重新围起、展开、再围起。于是有学生发现: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高就是长方形的宽,若用绳子测量出实心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不是就能求出它的侧面积吗?本节课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合作讨论,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展示,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所有学科的事情,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着力于数学课堂策略的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何亚芳.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课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
  [2]顾亚利.自主探究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3]熊庆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理论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5.
  [4]贺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