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金红
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基本目的就是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因此,处于新课改具体实施一线的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改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高中地理新课改理念可从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处理、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教两三年就轻车熟路了,因此,从教两三年后就开始吃老本,看看教材就上课。而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最多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约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所以,现在的地理教师都应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如有的课会因多媒体操作不熟悉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课上新、上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师生关系的处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在关系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跟随教师转,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师生交往应侧重对话、参与及师生关系的相互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说出来,从而锻炼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课上得很吃力,学生跟不上,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经常是课上完了,学生还一头雾水。但我曾在岳阳市“金鹗杯”竞赛时听取了市八中的一堂讲高一必修(新课改)《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学生基础不好,但教师同样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如设置实验,让学生挤压吸耳球产生风,使纸条飘动,同时设问:纸条为什么会飘动?风力大小与气压差、距离有何关系?并提示学生:有答案了请举手。学生争先恐后地动手做实验,踊跃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顾忌全没了,他们大胆直言,不像以前那样,想好了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不敢说出来,而是有什么说什么。此时,教师正好可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时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在学生做习题后,请学生自己上台展示答案,另请学生为其作点评,这大大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实现了师生之间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组织形式为单一的教师“一言堂”,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课堂,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性格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1.小组合作式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竞赛或抢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并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
2.人体互动式
即运用学生的身体自动或互动方式进行教学。还是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课中,教师在讲等压线时,可运用到教室里的一排排学生,假定每一排学生代表一条等压线,并由后面向前面气压逐降(即气压值后高前低),要求学生用手示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教师也可站立到学生当中,面向黑板做示范,左手伸向正前方示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右手伸向右前方示意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向,在示意过程中很形象地呈现风向的形成过程(北半球风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偏形成,南半球反之),然后由学生参与活动,把书本上得来的间接经验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让他们在参与表演及观察他人的活动中,得到感官认识,效果会很好,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玩中学,主动吸取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3.角色体验式
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角色中来,让他们对知识的生成亲临其境,如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风压定律(以北半球为例),即在近地面,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高空,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方,低压在左方。教师在该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不教给学生知识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活动――背风而立,找出高压、低压所在的方向。同样,学生有亲身经历,在玩中学到了知识,且更能灵活运用,终身受益。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有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每一堂课都可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如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课中,在师生共同探究北半球风压定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探究南半球的风压定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有益的学习方法。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忌流于形式,探究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或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总之,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积极为课改实验大胆尝试,就能培养出真正有本领的优秀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