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摘要: 计算机教学是绝大部分院校都开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的特殊性和生源的特点,要从应用的角度去培养计算机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现有的高职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上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设想。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普及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广泛使用到计算机,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都开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为主。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要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在此对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谈几点想法。
1.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比重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绝大部分沿用了本科的课程设置,略加以改变。但是本科的计算机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的研究,所以本科的课程偏向于理论性。用这样的课程体系做高职院校的课程模板进行修改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教学体系也无法打造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应该研究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发展,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大力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以往我们为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时候,企业明确提出:需要的不是只会敲代码或命令的机器人,而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的人才,说白了就是要求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学不能没有理论,也不能只有大篇幅的理论,在理论学习的比例上要做到既满足学习的要求,又不要太多,以免占用太多的实践课程的课时。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教师还是要立足应用,加上够用的理论。
2.计算机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索三合一教学
现在的教学手段趋向于多媒体化。以前的教学是教师在课上使用黑板和语言来传授知识给学生。自从用科技来装备教学以后,黑板被教室的投影仪所代替,许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来讲授课。计算机的有些理论是很抽象的,仅仅靠教师口头的讲述,学生一时是无法理解的。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图像、动画等,调动听觉和视觉,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了。为了避免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失去新鲜感,保证学生有长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操作类的内容学得很快,也容易接受。有些知识教师没有介绍,学生通过上机自己摸索出来,即是人们常说的,计算机是玩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怎么样把学生上机的学习兴趣带到理论学习中呢?启发式改变了一贯的填鸭式。教师在备课中应尽量从生活中或者企业应用中模拟出各种应用案例,在上课的时候,将案例抛给学生。例如,在讲述IP地址的时候,我使用邮局投递邮件的案例向学生提出:1.如果没有地址会怎么办?2.某一小区门牌地址不能在其他小区生效,这是为什么?以这样的问题引出了IP地址、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的概念。我院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其中倡导的就是三合一教学。“三合一”倡导的是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以前的计算机教学基本采用的是理论课在教室完成,实践课在机房完成,把两种教学分割开来,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学完理论课以后,如果没有及时复习或者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记忆和理解,很容易将课上所学到的内容遗忘,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将大大打折。三合一教学的优势就是即学即用。教师在课堂上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高效地讲解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及时用自己的电脑完成相应的练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种以任务驱动方式完成的教学,避免了学生因被动学习导致的走神现象,上课开始就以任务的方式实施教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在理论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少而精,尽量和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提问,进行互动教学,注意学生的反应,重视反馈。由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重点讲解或者重复讲解。如此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三合一教学,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动手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面试打下很好的基础。
3.计算机教学中的艺术性
计算机其实是一门很枯燥、很抽象的学科,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程上具有相当的难度,若是碰到理论方面的讲解,更是困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手段,教师本身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上课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的声音要洪亮。教师绝大部分时候是用声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主要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知识。因此,教师的音量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声音洪亮,有很高的热情,语言富有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产生共鸣。反之,教师的声音很小,甚至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教师在讲什么,就会导致学生走神、睡觉,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授课的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幽默的语言也很重要。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4.计算机教材的改革
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沿用了以前的本科的教程,即使用了所谓的高职高专的名称,打开一看,还是老的教材,只是换了封面而已。目前市场上的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也为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选材带来难题。我曾用过一本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封面上介绍是重点教材。使用后发现,教材错误百出,甚至前后重复,这样的教材实在让人很失望。因此,针对高职高专编写的教材一定要合理,注重应用,和当前的IT技术发展相吻合。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教材一直不变,学生学的都是过时的知识,毕业之后,就无法适应社会。所以在高职高专或者是大中专院校,学生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门课,我学了有什么用?”可见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所以,教材一定要慎重选择,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针对本校的专业和学生的情况,自主开发教材。
5.注重师资培养,定位双师型教师
大部分教师都是理论功底深厚,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的真正需求可能不是很了解。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面向企业应用的,如果教师自己对企业的真正的需求不是很了解的话,就无法在教学中引用企业案例进行教学,那就无法正确地指导学生。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在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很好地将社会需求和实际培养相结合,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三合一教学,所以师资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此外,计算机科学技术更新很快,这要求教师的水平也要不断地提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加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是一直变化发展的过程,高职院校要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最大化地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
[2]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
[4]杨洁.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N].硅谷,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