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情感互动,导致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失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婷
摘 要: 当今的英语课堂忽视情感互动,导致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失衡。课堂师生关系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当的学生观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评价语言单一导致师生关系失衡;不当的非语言交流影响师生互动的和谐。
关键词: 情感互动 英语课堂 师生关系 失衡
和谐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其乐融融。有效的情感互动能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但是,在今天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分数和升学压力”的高压棒下,本应充满灵性与情感的英语课堂变得呆板、压抑,课堂师生关系也渐渐失去了平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当的学生观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认为‘老师最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占59.3%,近40%的学生认为‘只有考试成绩提高时,教师才肯定我’。”从数据与访谈情况来看,教师偏爱优秀生、厌恶“问题生”的现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对优等生的偏爱,反衬着对学困生的忽视甚至是歧视。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不许再说话了,要说到外面去说个够”,“你竟然在英语课上睡觉,怪不得英语成绩这么差”,“班级平均分又被你拉下来了”……这种居高临下的呵斥甚至是侮辱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造成师生关系的失衡。
造成“唯智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应试评价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师生教与学的负担与心理压力过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分数”而紧张起来。提高升学率最有效的方式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能提高本科上线率的优等生身上,因此必然会忽略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这从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差生”享受公平教育资源的权利。师生关系在考试的重压之下渐渐扭曲起来。
二、教学评价语言单一导致师生关系失衡
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的评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能促进课堂教学生态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大部分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不能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学评价语言单一,或表现为廉价表扬充斥课堂,或表现为简单评判对错。
一次公开课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案例:在学生结结巴巴读完一篇英语课文后,老师微笑着评价道:“Very good!”(这位同学坐下后,一改刚读完时的尴尬,而变得洋洋得意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把这一信条,演绎为无论大事小情都赞不绝口地表扬,使得“OK”“Very good”“Excellent”等廉价的表扬充斥着课堂。
另外,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不给学生评价。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或简单说声“请坐”,或简单评判一下“对”“错”,很少有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评价性语言出现。
更有甚者,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很理想的时候,用斥责甚至是污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笨”,“你没救了”,“你还不如不学呢”。这种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廉价”的表扬会对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产生极大的危害,导致师生关系失衡。首先,“廉价”表扬久了,学生就会感到“腻烦”,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其次,“廉价”过度地表扬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自我的真实把握。这样的“表扬”无疑是一副毒药,只能让孩子在学习中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廉价”的表扬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表扬不是出自老师的真心,而只是一种惯用的手段”的感觉。因为廉价的表扬没能充分融入教师的感情,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不能打动学生的表扬,自然也无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到学习内容中。而课堂上简单地评价学生的对错,这样的评价缺少了感性与灵动,缺少了情趣;让评价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序,这显然不能彰显英语教学的人文特色,更丢掉了极好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课堂变成了冷冰冰的、无活力的课堂,这同样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
三、不当的非语言交流影响师生互动的和谐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是最主要的交际手段。而非语言交流具有言语交流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它是师生情感互动的重要媒介,是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非言语行为具有支持、沟通、管理和激发的功能”。英语课堂的人文性特点也决定了英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中独具魅力。“在英语课堂教学特定的情景中,非语言手段有时候所起到的效果远非有声语言所能比拟,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但可惜很多老师并没有注意到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对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缺乏有效的调控。
眼睛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工具,在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眼睛建立和维持。但是,在课堂上,有些时候,老师的眼神随着好恶而改变。对那些喜欢的学生,眼睛中充满了笑意、赞许,而对那些不喜欢的学生,则怒目圆睁,眼睛中充满了不满甚至是训斥。难怪很多学生说:“最害怕老师的眼睛。”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严厉”眼神的畏惧。在这样眼神的注视中,怎能建立起“含情脉脉”的英语课堂生态情境呢?
面部语在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老师对面部语不够重视。有的老师始终神情严肃,学生在课堂上大气不敢出;有的老师则一味追求“甜蜜效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面含微笑”。诚然,神情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紧张感,容易产生严肃单调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紧张或分心,但这种甜得发腻的教态则有矫枉过正之嫌,同样会影响师生互动的和谐。
从整体上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性”角色,而非陪伴学生经历成长过程的“情感性”角色。尽管教师在为传授知识忙碌,为课堂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艰辛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升学”“应试”的重压之下,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课堂师生关系从整体上走向平淡疏离。
参考文献:
[1]史晓杰,周全喜.从“平淡疏离”到“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1010份中学生样本频数的分析为例.学术交流,2007,(8):57.
[2]周鹏生.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简论[M].民族出版社,2006:15.
[3]于源溟,倪山.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