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的文化再生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英语在我国承担着社区、行业的外语人才(非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类外语人才分布广、人数多、领域宽,是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研究在社会互动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关照下,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出在多模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语言技能及文化的转换路径,以及在这种转换中,跨文化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本文化的反思和自觉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多元视角;大学英语;课堂互动;虚拟互动;文化再生产
一、国际化对跨文化教育提出的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化的浪潮已经如火如荼,这一趋势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多元的视角。多元的视角意味着语言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政治的多元、经济的多元、思想的多元等各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承担着社区、行业的外语人才(非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类外语人才分布广、人数多、领域宽,是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早在 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就通过了《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與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之建议》。该建议提出:“在所有阶段、所有形式的教育中树立国际视角与全球视野;理解和尊重拥有本民族文化及其他国民文化的所有人民及其文化、文明、价值和生活方式;自觉认识人与人之间及各国民之间的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的增强;与他人进行思想沟通的能力。”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促进全球化的新的巨大力量,也极大、极快地网罗起、汇聚起多元文化,成为不同文化“信息性”汇聚的大平台和大数据库。互联网真正把人类网罗进一个“地球村”里,互联网改变了学习的场域。从知识到能力,从本我文化到异文化再到本我文化的反思和认同,这个过程如何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来自教学理念的挑战、教学形式的挑战、教学场域的挑战、教学策略的挑战。英语教学怎样适应这些新的问题和形势?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的教学实践,探索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人才的方法和过程,并试图通过文化再生产理论来论证其实现的路径。
二、相关文献综述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一带一路”的倡议把中国推向了世界。全球化或者说文化多元化,要求当代人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具有多语能力、多元文化知识、包容的文化态度、文化整合力(李宇明,2016)。最新宣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高校“外语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等。
从理论上而言,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个社会情景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与作为中介的语言紧密相连,无法分离。语言存在于社会交际活动中,而不是由独立于具体交际活动的抽象句子组成(Lantolf, 2007)。Lantolf认为语文不仅能够反映人们的意识,还能够体现人们的感知、情感、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社会派还主张,学习是内化的过程(internalization),Lantolf(2006)将其界定为“社区成员通过交际活动获得交际需要的符号工具,继而转化为心理活动工具,作为心理活动中介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和功能的讨论从对“工具性”、“人文性”的再认识(蔡基刚,2017;凌建娥,2016)发展到树立“外语生活”意识(李宇明,2017)、英语教学从功利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刘臻,2017)、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梅德明,2016)、外语学生思辨能力问题(黄源深,2010;孙有中,2011;文秋芳等,2006,2009,2010),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任俊莲,2007)等话题。还有研究认为中国的英语教材长期以来注重英美原版读物的引进,且以此作为评判教材质量的标准,这让中国在国际文化和事务的交流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取自己的地位(蔡基刚,2015)。 这些研究说明,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多元文化传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实践、课堂互动、实现课程目标的场域之一。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互动是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是推动学习的关键力量。现有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杨庆娣,2011),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的作用(刘宓,2010),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增强和自身的成长(李利芳,2014)。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云以及移动社会网络技术的成熟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课堂成为新的教学场域和文化再生产空间。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越来越多的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话题。主要研究包括:一)从单一性到多模态的各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肖晗,陈达,2018;巩坚,2017);二)虚拟课堂应用研究(窦晶,2017;赵巍炜,2018;苏华南,阳雨君,2018;叶玲,章国英,姚艳丹,2018;洪民,2018)等。还有一些研究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郝倩,2018)和研究方法(王和峰,2018)上做了突破。
这些研究均对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和虚拟互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从知识的传授到掌握语言技能、人文知识,形成跨文化素养是如何实现的?路径有哪些?在这一过程中,同伴互动、师生互动、语言互动、课程互动、文化互动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问题都无法从现有的研究中找到理论阐释和实证支撑。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文化传递提供了另一个分析框架。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通过教学行动、教学权威、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文化再生产实际上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这一理论观点不仅在教育社会学领域被广泛运用,而且被引入文化学(李丽,苏泽宇,2017)、人类学(巫达,2011)、民俗学(张晶晶,2017)的研究中。从外语教学来看,外语课堂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场域,再生产出学习者内隐性的文化、建构了学习者的意义空间,同时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空间,外语课堂也生产出了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李宏岩,2015)。这一观点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基于小组学习课堂展示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框架
目前,学界充分肯定大学英语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并认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融合统一,且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本文以社会文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及文化再生产理论为支撑,从文化多元、教学模式多元、教学互动多元、课程多元等多个方面,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和虚拟互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在课堂空间及虚拟空间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化再生产,即国际化、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和实现路径,提出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二)课堂设计
本次课堂设计主要采用小组学习课堂展示作为案例进行论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愿组合成3-5名成员不等的小组,选出组长或者发言人,拟定小组学习课堂展示主题和具体展示时间,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协调。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每组发言时长15-25分钟,课后由小组组长填写小组学习课堂展示评价表作为反馈。
三)课堂发现
本研究的小组学习课堂展示案例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以课内教材内容为主,侧重课内知识的延伸和自身英语学习水平不足的反省。如Y同学在课后评价中写道,“在本次小组学习中,各组员对待分配任务态度认真且准备充分,并在学习内容及主讲人儀态等方面获得了老师肯定;但本次小组学习也因成员本身英语水平较弱的原因而有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准备的学习内容深度不够,仍较为浅显;2,主讲人英语口语欠佳。望日后英语学习吸收本次学习经验,更上一层楼。”
某小组S同学通过学习和展示,总结认为,“通过此次学习,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当今生活中英语缩写的含义由来。为备演讲,在中英文转换的翻译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词,为了使词汇转折避免单一的but、and、so,我们还学习到更多丰富的短语。虽然学习的深度尚浅,但看似简单的中文词义,如何转换为英文并用语言介绍,如何用英语精炼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不容易,所以收获颇多。在小组长时间讨论学习中,我们搜集资料,不仅对这一制度有了更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用英文去表达,并讲解出来,让大家理解。像聊天一样的演讲,使大家在放松的环境下,通过英语的交流,学习到‘c位出道’中的‘c’是指什么意思,以及在‘练习生’这一制度中贴近生活的英语。”
第二,以经典电影、热点新闻等作为背景和素材,通过课堂学习和在线虚拟学习的形式学习英语语言,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某小组M同学选用了经典电影《Me before you》中的经典台词与大家分享,在了解电影之余使各类经典句式的表达深入人心,同时认识到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能够有所突破。H学生以“中美贸易战”作为主题,较为清晰的介绍了中美贸易战的知识,同时强调在准备课堂展示过程中不仅能“加强英语应用能力,还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该小组成员还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如X同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PPT制作”,L同学“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主要负责出点子,想学习主题和制作PPT”,Q同学“稳重、有活力,敢于挑战,其主要负责PPT的演讲和对PPT内容的总结”。该小组成员总结道,“小组成员收获很多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利用英语来了解书本上面没有的内容,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学习的思维,学习到更多实用性强的东西,也进一步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班级凝聚力”。
第三,以中美之间的文化现象为学习对象,并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某小组以愚人节为专题,通过在线视频和文字资源的收集,对愚人节的起源、各国不同的风俗进行了探究,并由此引出能代表每个国家愚人节文化内涵的杂志进行专门介绍。某小组的主题是“Chinese food”,该小组成员W认为,“本次话题较为轻松,具有娱乐性,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播。对于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组就是想从‘吃’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某小组对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剪辑片段和台词的赏析,对亡灵节做了简短的介绍。该组的课前准备十分充分,主题新颖,用电影作为素材既便于大家接受,又不会乏味。他们在讲解台词时配上电影视频,而原文音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学习口语,另外,他们针对台词中的重点单词做了相应的拓展学习,包括相关词组、同义词、反义词等,对部分句子的语法也做了解释。最后,该组提出了对亡灵节的看法,回顾了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使课堂展示的主题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堪称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的模范。
某小组通过完成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自主学习,提出“希望在以后英语ppt的讲解中,能延伸出更多ppt上没有的内容,并用更为流畅生动的英文来叙述,这样不仅能增添实质性的知识,也能锻炼自己口语的熟练程度。同时在制作ppt时,增加更多自己的见解和素材,减少对网络搜索信息的依赖”,“电竞是世界化的,它的很多内容与当代欧美英语国家关系密切,我们接触电竞的时候不仅会感受到它的魅力,也能从中发现英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善于学习,那么必然能从中学到电竞和英语结合的精髓,甚至在以后为国家电竞之间的交流施展出自己的作用。”
四、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通过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的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了解异文化,而且对本我文化也有更为理性的认识,即,对本我文化的认同,并形成文化自觉。这种教学实践一方面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英语的教学结构和体系得以不断向外延伸,在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中,再生产出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认识、认同或者批判。
实践论认为,实践既是策略性的个人行动,也是文化再造和社会秩序重塑的途径。外语学习者通过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的实践途径,从通过语言学习到了解异文化再到对本我文化的认同,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第二语言教育绝不仅仅是语言教育,更是跨文化教育。课堂互动与虚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积极性,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Lantolf,J. Language emergence: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27) :717-728
[2]蔡基刚,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2) :2
[3]凌建娥,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之再认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9):125
[4]李宇明,树立“外语生活”意识[J],中国外语,2017(14):9-10
[5]刘臻,梅德明,从功利主义到实用主义——中日英语教育发展历程比较英语教学从功利主义向实用主义转[J],外语与翻译,2017(3):84-89
[6]梅德明,对核心素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6(3):14-16
[7]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8]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3):17-22
[9]任俊莲,超越语言工具性思想还原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07 (1) :169-170
[10]刘宓,交际教学法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10(13):238-239
[11]李利芳,汉语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性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4):69-72
[12]李宏岩,跨文化交流与大学外语课堂的文化再生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142-143
作者简介:吴爱华(1978-),女,武汉学院外讲师,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