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生就业心理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 柯
摘 要: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大学生,而男护生更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且在就业期间心理更是错综复杂。
关键词: 男护生 就业 心理健康
虽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就有男性涉足护理行业,但目前在护理行业中的男性还凤毛麟角,且多局限于精神病院、戒毒所等特殊医疗机构或大型医院的急诊科,以及手术室与ICU等特殊科室。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多数男性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不少已就业的男护士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而转岗,甚至流失。护理工作的性别垄断使该行业的发展受到局限。但随着医疗护理的改革,护理工作人文化、科技化,护理管理科学化、高层化的趋势需要更多的男护士加入这个行业,以推动护理行业更好发展。
一、男护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的学制长、内容多,本科护理亦是如此。本科护理专业学制一般为4―5年,需要学习30余门专业课,因此,护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总量要大于其他专业。在学习方法上,医学护理主要以记忆为主,学习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娱乐活动,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男护生更因为工作的前景和现实的压力而无所适从,浪费了大量时间。有研究认为,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急诊、手术等科室,面临重危、濒死患者,经常接触受疾病之苦的病人,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也会使护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是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而男护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这就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男护生进行特殊的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男护士在就业中的优势
与护理行业其他群体相比,男护生虽然充满了压力与挑战,但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1.男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权威性常高过女护士,在对待不合作、拒绝治疗、拒绝进食等患者时,更容易让患者改变初衷,降低工作难度,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
2.男性的理性思维要强过女性,他们在一些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上,会比女性做得更好,接受各种信息也更快些,能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
3.男性体力充沛、胆大心细、应变能力较强,更适合在骨科、胸外科、急诊科、手术室这一类部门工作。
4.男性的加入会改变护士群体的思维习惯,使护理工作更有活力和创新性,当今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除了要求护士能执行医嘱外,还要具有组织计划、分析决策能力,而男性在这方面的优势使男护士更容易走上医院管理岗位,并在决策上推动护理在我国医疗界的地位。
5.部分男性患者在涉及隐私部位的护理操作时,渴望有同性护理人员进行,避免因尴尬引发心理不适,甚至影响病情发展。这是整体护理的工作范畴,也是医院对男性患者心理需求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对于男护士的需求逐步扩大,要求其作出女护士所无法替代的贡献。
三、男护生的就业心理体验
1.一般的心理体验
(1)委屈与愤怒。研究中近半数的护生诉说委屈与愤怒。如:“面试的第一关是脱鞋量身高,我只有1.63米,离医院规定的1.65米差了2厘米,连考试机会都没了,个子矮也是我的错吗?”“我多次获得奖学金,又是优秀毕业生,实习表现又好,但实习医院就是不要我。”
(2)自信与肯定。有近1/4的护生面对就业应聘表现出充分的自信与肯定。如:“我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和三好生等多项荣誉,实习期间表现突出,我想选择省级医院或三甲医院。”“我身高、外貌、成绩都不错,而且医院老师都说我特别适合做护士。”“我一直很努力,就是为了寻求一份理想的工作,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这些护生大多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懂得扬长避短,充分把握应聘机会。
(3)自卑与依赖。各方面条件一般的护生屡次应聘失败之后对自己信心不足,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如:“大学期间我没获过什么奖,又不善于表达,毕业对我而言可能就意味着失业。”“我个子不高,长相一般,现在用人单位这么注重外表,我真的很自卑。”“我觉得别人都比我好,我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现在的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包办一切,依赖心理较强:“我自己没去找过医院,都是父母让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应聘。”“这个专业当初是家人帮我选的,他们也会帮我找工作。”
(4)焦虑与恐惧。大部分受访者提到面对应聘会有焦虑。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轻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且可以给人以压力感,促使人积极投入;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去医院交自荐表,看到应聘材料堆积如山,心一下子就凉了,从那一天到接到让我去考试的通知前我都睡不好觉。”“参加完考试等待结果的那段时间真的是度日如年,现在想起来都害怕。”“先前我设想过应聘时的种种情景,但结果还是很紧张,没发挥好,应聘回来我心里没底。”“在应聘这段时间,我常常做噩梦,有时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情不自禁地想起应聘时的情景。”
(5)无奈与不确定感。尚未有就业意向的护生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签约了,心里着急但更多的是充满无奈和不确定感。如:“省级医院第一批招聘已经结束了,有不去签约或体检不合格的才会招第二批,不知道是否有这种机会?”“我在等我们当地卫生局统一组织的考试,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有机会面试,我不知道能否通过考试?”“医院招聘不公开化,我们考试结束都快一个月了,到现在还不知道结果,打电话问总说成绩还没出来,也不明说一共招多少人,是不是都内定好了。”“我很想去县医院,但我爸妈非得让我去市级医院,竞争那么激烈,哪那么容易啊?唉,我不知道怎么办。”
2.对专业的心理体验
(1)专业思想下降,改行意向增强。半数以上的受访护生表示应聘使他们专业思想稳定性下降,并表示会寻求合适的机会改行。如:“我们很多同学签的是聘用制合同工,说不定哪天医院就不跟我们续签了。与其等它炒我鱿鱼还不如找机会趁早辞职。”“我虽然已经和省级三甲医院签约,是编制内的,应该说很知足了,但想到以后都要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真不甘心啊!”“我去应聘只是想尽快到医院上班以偿还大学期间所借贷款,减轻父母负担。我没想过要终身从事护理工作。”
(2)专业地位低下。研究中一些受访护生将应聘和专业地位联系起来,认为医院内存在专业歧视。如:“招聘医生都是看成绩和能力,而招聘护士却那么看重身高和长相。“在医院实习的几个月,总是听到护士们在抱怨自己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在医院都处于劣势地位,令我对前途也失去了信心。”“看到我一个大男生去应聘护士,主考官都投来异样的目光。”
四、医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
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国内有将SCL90用于评定不同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1],显示SCL90能够很好地反映受试者的心理整体状况。
陈福国等人[2][3]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连续4届,共210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结果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和河南省大学生,但阳性因子比例较高;男生的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女生;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P<0.05。
赵凯1996研究认为,与文科和理科专业相比,医科学生有较多的SCL90因子达到中度以上。周英等人的研究发现[4]护理本科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2.2%、医学本科生占11.1%。这一比例较中国大学生已有的研究结果(18.5%)略低[5],此研究同时显示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水平不但比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其他专业学生的心理水平低。
综上所述,男护生在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与自我心理矛盾的产生与解决,从各个层次均显示其对社会的不断适应。同时,其繁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与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定会对护理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时间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2]陈福国,王芳,伍志臻,鲁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6).
[3]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
[4]周英,赖淑英,尤黎明,马列凯.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44-946.
[5]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8,(4):22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