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守金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历史素养的有效提升。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教师如果仅仅将目光停留于课堂教学45分钟,成效显然是不够的,在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启发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关键环节与重难点的帮助,让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成效。
一、开展选题指导,提高选题的研究价值
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选择的课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与能力水平,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选题较为贴近学习实际水平。
(一)选题范围要大小适中。在学生进行历史内容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把关,不能将研究选题定得太大,让研究范畴脱离学生的能力实际。例如有学生对李鸿章这个人物比较感兴趣,就制定了“李鸿章研究”这样的课题,这样的研究课题范围明显较大,涉及的内容与领域也多,已经超出了高中生的认知范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缩小细化,可以针对李鸿章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确定“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这样范围稍小一点的课题就较为适宜。
(二)选题内容要自主科学。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学生的认知基础及爱好兴趣都不一样,自己选题的方向都会有所区别。在学生选题的方向上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但是要严格把关其科学性,防止让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内容成为研究课题。例如在一次选题中,有位学生确定了“汪精卫建立伪政权为了曲线救国”这样的一个课题,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题改为“汪精卫所谓曲线救国的本质”,就较为适宜了。
(三)选题意义要积极向上。历史研究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之外,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引领与导向作用,因此在学生的选题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行筛选,使其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与教育意义。例如为了体现“以史为鉴”的学习成效,有的学生选择了“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与今日之改革开放”这样的课题,这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二、开展方法指导,优化研究的突破途径
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一种创新,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自主开展学习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独立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开阔学习思路。
(一)开展文献研究学习。历史是一本浩瀚的丛书,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可以在历史文献资料之中找到答案,因此,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历史文献资料之中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良好习惯,将课题研究中需要了解或是查证的内容,列成提纲,在资料室、图书馆等场所查找资料,或是运用网络的力量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在搜集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之后,学生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删减、筛选、分析,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总结出学习成果。
(二)进行实践调研学习。实践调研也是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在教师的指导或是带领下,对本地区一些历史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写出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报告。例如一小组学生确定了“新四军苏北重建的历史意义”这样一个课题,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华中工委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讲解员的系统解说,并观看了大量的影音与实物资料,对新四军当年在苏北地区开展的抗日斗争具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调研报告,增强了成功体验,同时提升了学习成效。
(三)组织观点对抗学习。在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思想理念与观点的碰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做学问就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研究方面,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要急于充当裁判的角色,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应该为学生创设对决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在辩论中体现出来,在辩论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研究内容的正确、深入、科学的理解。例如在讲到李鸿章这一人物的时候,经常会产生“外交家、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和“卖国贼、革命者的刽子手”这样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确定观点,进行辩论,对于学生正确的观点予以肯定,最后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站在历史的高度评判历史人物,增强学生对于历史评价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三、开展报告指导,归纳学习的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是学习成果的收获环节,从格式规范到内容充实等方面,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让别人知道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以及从中表达出来的观点,等等,形成科学规范的学习研究成果。
(一)注重规范格式。教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指导学生掌握研究报告的正确格式。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不仅要明确课题组成员、指导教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而且要指明课题研究的条件、方法、结果及研究成果评价等方面内容,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进行撰写。
(二)注重明确观点。这个观点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精华,整个研究活动都是围绕这一观点来开展的。例如研究“毛泽东的功过”课题的学生,就明确提出了“毛泽东缔造了新中国,解放了劳苦大众,功勋卓著,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等时期也犯有一定的错误”这样的观点,全面、科学,十分明确。
(三)注重充实论据。提出了论点,就要配以相关的重组论据进行补充,还以“毛泽东的功过”课题为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选取“功”与“过”两个方面的材料进行阐述,并进行分类归纳、系统比较,通过这样的论述与对比,自然就可以鲜明地突出论点。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能力、提升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让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