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纪博凌
摘 要: 为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者从学生及教师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综合进行分析,阐明在个人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基础艺术思想的传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师本身的一些个人看法,都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培养创新意识与培养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一、引言
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亦指创造性、新意(《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综合二者,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在当今中国教育中,素质教育是首要目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数理化教育面临着不断趋向应试化、缺乏创造性的同时,艺术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便愈显重要。
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将直接关系到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美术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西方美术家们早在19世纪就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中发现弊端,开始不满足于对客观的写实性描绘,扬弃纯写实性,将传统美术中表现形象、体积、空间的写实技巧变革为表达画家独特艺术想象或即兴印象的新形式、新风格。它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内心的情感、情绪通过外在的形象、符号,用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别人的方法进行描画和表现。可见,倘若现在我们的美术教育还继续按照“三大面、五大调子”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明显与时代相脱节。在这种单一体制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正好与素质化美术教育背道而驰。我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的美术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诸多问题与其解决方法将在下文中穿插进行说明。
二、开拓视野,独立思考
在美术培养过程中,强调独立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领悟自然美感,在适当的引导下,用其自身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当然,这不是说就能做到的。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由此可见,要做到这点,我们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好奇心理,只有如此,才能有接下去的发展与深入认识。出于这点,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就必须抛弃过时的“填鸭式”方法,因为“填鸭式”的方法从一开始培养的就不是兴趣,而是学生对于美术情感的冷淡与厌倦,“填鸭”到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填”进去。许多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还是以范图的形式在讲授新课,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范画,学生照着临摹。最后全班乃至全年段画出来的都是同一幅画,最多只是色彩的区别而已,这难道不是在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吗?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我认为,艺术教育不能拘泥于课堂,让学生面对着一张又一张的标准答案,一个又一个的石膏模型,最起码,要先让学生接触“活的东西”。所谓“活”的,就是能让学生亲眼看到事物,亲手体验触觉,这对于其主观上对自然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于所要描绘的事物产生一个最初最真实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是仅仅属于他们自己的,同时相对他人又是唯一的,这样自然而然在其潜意识中就能产生一种探索欲望,他们会渴望继续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这块与众不同的领域。在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自然联想、自由表达的乐趣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让学生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艺术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上站在最高点,开拓视野,独立思考。例如我在小学美术教材第4册《画夜景》一课的教学时,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画,也没有准备所谓的范图,而是利用美丽的夜色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忆夜色中景物的各种美好形象,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最后让学生用简单的图形和深浅对比的色块效果来表现夜色,并通过观看有关录像或图片引起他们美好的回忆,激发起学生对夜色的喜爱之情。最后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才是创造性的培养,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画家,而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导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行为美、心灵美。教师是美的创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力。在艺术活动中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美好生存。
三、因材施教,适当启发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特点都是不相同的。他们都拥有一个十分独立的精神世界,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自然不尽相同,但是,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能够大胆地接受新鲜事物,大胆地尝试,这是创新意识的潜在表现,只有这种思维状态,才能有创造性思维的后续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就要打破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不同的学生在认识的角度上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也会有所差别,出于这点,就必须避免对所有的学生用同一种方式引导,必须在一个大方向上进行个别的区分,抓住其思维的误区及瓶颈,适当地进行点拨,将其引入正轨,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这对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使用“模板式”的教学方法的严重不足,大量的模板,这种过于绝对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只会扼杀掉学生刚刚兴起的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及创作灵感。在教育过程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所有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只有绘画技巧的差别,这相当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半途而废,完全与美术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如《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教师如果让学生按照树的样子一模一样地画下来,那还不如让学生拿着相机去拍照就好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各种绘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惊叹原来绘画还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形式,切不可过分地强调写实,过于强调写实只会让孩子觉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知道成千上万的树叶,如果一片一片画的话,就像机器人在重复着完成同样的任务,枯燥而乏味。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那就会有无穷的创造力。只有对学生的不同思想表露进行分析、对比,抓住正确的机会给予其具有建设性的启迪,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才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的自然流露,并获得长足进步。
四、善于总结,教学相长
不论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教师授课的同时,在不同时期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教学成果的停滞不前。当状况出现时,并不是要一味地“知难而上”,更多的是对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这样就能使学生理解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意义,梳理一段时间以来获得的思维进步与突破,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以后将要学到的东西,使其更具有逻辑性与连贯性。要明确的是,暂时的停顿,是为了再次启动时更具有爆发力,走得更远。做学问,就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在美术方面,不论是授课一方还是学习一方,亦是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潜力巨大,但是让其长时间运作并不是“长远之策”,当获取过多知识的时候,继续强加,这显然不是明智的。为了更加充分地挖掘潜能,为了“知新”,“温故”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对于学生长久以来所培养出来的对于美术的热情及意识的维持和发展,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要做到这点,最难的就是必须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进行引导,并从中吸取精华,找出往后培养学生的突破口,制订出更好的教学路线,做到与学生共同进步。
五、综合分析中回归主题
由于人的知觉具有先天的差异性,而美术又特别复杂,它要求对人的想象力、感觉能力进行培养与塑造,要求学生具有关注细微差异的能力,具备在创造过程中凭知觉把握偶然现象的能力,以及在制作过程中以自我的知觉与画面不断对话,灵活改变预设目标的能力。因此,可以断言美术教学是离规范化系统最远的东西。过于强调某些创造与制作规律和既定的形式与规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美感这类较高层次的思维形式发展,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的错误做法,只会阻碍学生的感知和发展的可能。
倘若我们开始从对事物感受的敏感性、思考的流畅性、捕捉自身灵感的明确性、造型表现的独创性来考虑通过美术教学来发展创造力的可能性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则进一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即认识到只有经由教学中四位一体的过程(即创造、欣赏、批评、领悟),或者通过所谓的“视觉心理分析”、“格式塔理论”和“实验美术”的认识过程,才能扩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产生创造力。基于以上观点,我们不得不注重内在引导,正如帕森斯所说:“美感的认知则是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具体地说,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智成长阶段来扩展创造能力,教学过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内在偏爱,最初学生对绘画反应基本上是处于情感性的阶段,很少包含认识辨别能力,例如对某种颜色或形式的直觉快感;在第二阶段学生开始关注作为主题的事物,目的是表达某种事物或者情感,而且在评估作品的质量时,美妙、现实和技能成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在第三阶段,教学应注重培养表现能力:能否成功地表现艺术的内涵,而不顾及表现主题的美和现实性,即开始以艺术家的眼光来作为评估的基础;在第四阶段,教学应重点关照绘画形式和风格。
由于绘画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的活动,自然是按照特定社会确定的审美标准和形式媒介特有的语言,让学生在对传统的绘画手法和风格演变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既有的形式美感标准在艺术潮流的整体中联系起来去评判自己或者他人的作品;而在最后的阶段,即所谓“自律性”的阶段,教学应着重鼓励学生重新组建存在于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在评价标准上的联系,在这种参照中比较以便给自己寻找到一个适合发展个性的位置,并使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这种个性的创造性的努力能够产生传统形式语言的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传统正是在一种不断的、具有张力的包容并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许多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就是因为打破了原有的艺术而创造出自己的杰作。但是应该看到大师们往往都是在传统形式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塞尚和凡高,他们的绘画创新都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此外,日本古代著名的能乐大师世阿弥的艺道教育理论也异曲同工地阐述了如何发展创造力,以达到自怔自悟境界的阶段教学方法。总之,发展艺术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必须掌握其规律,从而使美术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出版社.
[2]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
[3]走向综合.中国高等美术学院艺术论坛(卷四)[M].河北美术出版社.
[4][美]阿瑟・艾夫兰著.滕守尧主编.西方艺术教育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
[5]奚静之编著.俄罗斯美术十六讲[M].清华大学出版社.
[6]李平收主编.青年艺术鉴赏能力训练教程[M].知识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