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互动”小舞台,构建高效大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磊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互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实现高效。然而在农村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环境、条件、课程资源、学生教师主观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动式学习的推进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常常会见到两个极端:要么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互动”演变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吵吵闹闹,杂乱无章,繁华过后,一无所获。殊不知:“互动”也是需要经营的。
一、营造氛围,让“互动”扎根于灵动的土壤
1.亲其师、信其道――“互动”之源泉。
课堂上,学生积极互动,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宽容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没有顾虑,有安全感,不怕说错。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小组成员往往怕犯错误,互相推让。我常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本来就是一个犯错误的地方,如果大家都没有错,老师就下岗了。亲切的师生交流为生生互动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心理场,学生们自然乐于交流探究,勇于展示,让知识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内化。
2.语言生动、幽默、有感染力――“互动”之催化剂。
我们要在备课中锤炼自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使之生动、幽默,富有激情,从而感染学生,进入情景,自觉开展“互动”,乐于探究。思想品德教材中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二、养成习惯,让“互动”成为一种坚强的行为
有些教师平时上课不互动,可来人听课就着急了,于是出现学生“被互动”“被讨论”现象,留下些许笑柄。事实上,互动也是一种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的方式,将互动探究技能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落实,坚持不懈,使学生慢慢养成习惯。
三、问题设置,让“互动”成为突围的捷径
提高“互动”有效性,问题设置是关键,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贴近学生,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努力了才能解决。我在教授《正确对待与参与竞争》“竞争要保持良好心态”这一学习难点时,就遵循了这一原则,没有直接提问:我们应如何对待竞争?这太过于直白,学生不感兴趣,而是以书本材料《李琳来信》为素材(大意:成绩较好的李琳一次考试失误,产生了心理障碍,要求调位),要求各小组模仿央视心理访谈节目,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一:李琳老师;角色二:李琳;角色三:心理咨询师。问题情境贴近学生,学生很感兴趣,而问题也很具挑战性:一个人孤军奋战无法完成,要想突围必须寻找同盟,均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尽情表现,创造性地活动着,此时的课堂已不只是双向的互动形式,而是多向的交往,集体的互动。
四、整合调控,让“互动”成为有序有效的行动
1.科学分组。
我首先对班里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六至八名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分组作用。
2.及时调控。
实施“互动式”的教学策略,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如在前面所提及的心理访谈角色表演时,发现有两组同学始终在那儿互相埋怨,合作得不愉快。经了解,一组同学中有两名同学都想演心理咨询师,互不相让;另一组同学中又埋怨扮演心理咨询师的同学语言表达不到位,不够专业。于是,我迅速将两组同学进行了重新组合,结果两组同学都表现得非常投入、认真,合作得非常成功。
五、形式多样,让“互动”成为乐此不疲的需求
单一的互动形式,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在行之有效的互动探究中,我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有:课堂讨论、辩论、小品表演、智力大比拼、社会调查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从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学习小组、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全体与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学生全体与学生个体、学习小组与学生个体之间七个层面探索了互动的有效形式,初步达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交互渗透和影响,尤其注意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这样,教师对于互动形式的预设和学生在课堂中互动形式的生成相互交融,使学生乐此不疲。
六、评价引导,让“互动”演绎生命的精彩
我们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法,比如把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并把过程性评价、即兴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评价的多样化。
成功的农村思品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认识互动探究的内涵,熟练掌握互动探究的策略,提高课堂调控能力,用心经营“互动”这一课堂小舞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动起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连云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连云港市教研室,2010.8.
[2]钱五海.政治课堂教学互动非本质现象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8).
[3]顾润生.探究学习“被泛化”现象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12).
[4]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