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廖 妍

  摘 要: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旧有的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应当着眼现在,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籍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89-02
  
  一、引言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从入校注册取得学籍,在校期间的学籍动态管理,到毕业资格审核认定获得毕业证书的全过程。同时,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对于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原有的学籍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籍管理的新的需求,不管是学籍管理模式、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队伍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眼现在,加强对学籍管理的深层次地研究和探索,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
  二、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行学籍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从这个根本点出发,努力查找和认清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就目前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下列几种问题:
  (一)重管理轻服务
  高校学籍管理中现在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重管理轻服务”,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多采用训导型、监督型的管理手段,只把学生看作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而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服务对象的位置上,因而造成了学籍管理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同时,有些高校学籍管理还存在着教务处和二级学院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学生遇到学籍方面的问题,不知如何咨询或处理,给学生造成了困惑,所以说,只讲管理不讲服务,不仅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是以《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基础,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来的,而很多高校都对教育部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都做了较大修改,增加了许多条款,形成了自己学校的校规,这样就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行高校学籍管理的弊端主要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性关注甚少,对学生的某些权利视而不见,管得太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学生的自我管理。比如:课程考核、学籍处理、毕业等规定都更加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的潜在才能,特长,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有,学籍异动中对于转专业的限制过多导致真正能转换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使许多学生不能在自己的理想专业学习。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专长,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三)学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籍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意识不高。教育学生多是采用训导式,同时对于学生咨询学籍方面的问题,进行推诿,或以“不知道,不是我管”来拒绝学生的问题,在工作中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情绪。二是业务能力不强。对于学籍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如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办理流程等不熟悉,同时,对于学籍管理系统,学籍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籍管理的整体水平不高。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
  面对学籍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市)教育厅关于学籍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学籍管理工作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建立起动态的学籍管理体系,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更新学籍管理观念,创新学籍管理制度,优化学籍管理队伍。
  (一)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
  学生学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在新的形势和网络环境下都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应该开拓思路,更新理念,努力摆脱传统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由原来的刚性管理转变为“刚柔相济”。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学生学籍工作的管理由训导型管理向咨询服务型转变。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论贯彻到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管理工作中。
  (二)完善制度建设,实施规范管理
  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应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组织和实践能力这些方面转变。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学籍制度建设,实施规范管理,同时,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制度建设,高校应将初步制定及修订的文件,提交学生管理干部以及学生代表大会集中讨论,听取基层的学生、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对学籍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籍管理中的重点、要点、难点进行深入的研讨。如我院在经过多方调研,广泛征求行政管理专家、教育专家和法律界人士的意见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优先”的原则,在2009年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规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作了修订和完善。如,在考核、成绩记载、取消考试资格、缓考、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等原来模糊笼统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使得更加清晰明确,并具备较强操作性。另外新修订的学籍管理办法在转专业、转学等方面都给予了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的申诉途径也更加通畅。在不断完善学籍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实施规范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优化学籍管理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学籍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新的历史时期管理的本质、内涵和行为不可避免发生变化。“刚性”管理应逐步转变为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依靠民主意愿、个性张扬、权利平等,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依法治校,有法可依,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服务意识
  管理就是服务,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和培养了多少人,其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因此学籍管理必须坚持“公平教育”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摆正心态,对所有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要一视同仁,同时主动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
  (2)法制观念
  学籍管理有很强的政策与法规性,要求从事学籍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学籍管理制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3)创新能力
  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在工作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籍工作的效率。
  (4)学习能力
  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学习学籍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四、结束语
  学籍管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从而使学籍管理朝着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丽.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
  [2]谭顺平.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籍信息管理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