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语文课教学互动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路 燕
摘要: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场的建构,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自我组织,促进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互动场;平等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71-01
民主平等是教学互动场构建的有机土壤,师生之间更倾向于相互作用,教师以学习者面目出现,学生常常互帮互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承认作为独立人格而存在的学生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审视传统的教育规范,在现代教育生态学理念下,积极构建以“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质疑问难――共同评析归纳”为基本环节的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和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更多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促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
一、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
使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来设计教学。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对外界新事物极为敏感,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条件,只要教师本着信任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启发与鼓励的原则,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制定学习方案,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先行解决课后思考和练习,让他们在参与备课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质量,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如,在组织《祝福》教学前,师生围绕“祥林嫂悲剧是怎么造成的”议题,共同设计了一个“为祥林嫂告状”的“道德法庭”,通过“控方律师”的陈述与“辩护律师”的反驳,以此来加深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认识。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提前进入备课环节有利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如对于《项链》人物性格和主题表达的把握,不妨先选取一个情节或一段话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在多维思索中探寻途径,避免简单的“政治图解”。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既体现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深刻性,又反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指导提问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在学生充分运用老师所提供的和学生自己在课堂外所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在质疑基础上的讨论问题为主,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要赋予课本内容和所讲知识以绝对真理的色彩,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独特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见;要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以独立的人格立场和建设性的价值取向来对教师的既定之论作出科学的批评和争辩,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如,《六国论》的教学完全可以在学习《过秦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异同,自主探究,把握思想内容、材料选择、结构安排等特点,在分析苏洵、贾谊得失中提出自己的“历史见解”。
四、鼓励讨论质疑
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针对学习中暴露的问题,选择其中对学生发展价值高、兴趣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质疑。在教学中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雷雨》(节选)鉴赏时,究竟如何理解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有学生都认为仅冠以“虚假、冷酷”是不客观、不现实的,通过相互质疑讨论,认为他们的感情是真实、怀念是“真诚”的,他们“始爱终弃”的原因不是基于感情,而是封建的门第观念,周的怀念是由于现实家庭生活失去温存。结合鲁的突然出现和周的社会地位,以及戏剧冲突、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不仅准确把握人物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周残忍、自私、冷酷、虚伪的性格认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疑、质疑、激疑,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学生接受”。“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语文教学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个性、创造性的重任”。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课堂权威开始消解,教育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叶翠英,王洁. 原来博士是这样的[M]. 上海教育科研,2001,21(5):31.
[2]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8.
[3]蒋成禹. 特级教师教学案例集录[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6-41.
[4]宋崇鑫. 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M].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