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华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五六年级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因此,训练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是小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素材;阅读;留心观察;勤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37-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五六年级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的写作素材何处来?有些是从阅读中来,有些是从生活实践中来,但更重要的是从对事物的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中来。因此,训练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是小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鲁迅先生曾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当然,作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坚持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各种不同的景点中去,到社会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上的一切。如果不点拔和引导,儿童的无意注意占很大的优势。他们不能凭自己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不自觉的,甚至是无目的的。这样,哪怕是非常熟悉的东西,写起来也会无从下笔。记得有一次,我问学生,学校厨窗前有几个半园的小花池,里面各种了你所熟悉的哪些花,居然好多同学猜谜语似地说不准,尽管他们每天都要多次从花池边来回走过。从这一点说明,学生不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写作文时脑中就会一片空白,无话可写。因此,教师要从生活中做学生的引路人,使他们知道,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用心观察体验,就能发现和认识许多自己原本不熟识的事物,进而由表及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就能获得好的作文素材。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次,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描写动物的作文,动笔前,我先让学生说说这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一部分学生说得干巴巴的,有的甚至说不出来。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让他们回去观察以后再写。过了两天,再叫他们说时,的确生动多了。一位学生这样叙述猫捉老鼠的情景:我看见我家的猫趴在米缸边一动不动,两只眼睛圆溜溜地盯着一个地方,眨也不眨,铁鞭似的尾巴不时地左右摆动着,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停了一会儿,只见小猫“嗖”的像箭一样扑过去,接着“吱-吱”几声,小猫就捉住了一只老鼠。”这一生动具体的描述就来源于细致观察。
  平时,我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时时提醒 他们观察事物,必须把握事物的特有个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粒砂,两个鸡蛋,两只蝴蝶是完全相同的,更不用说两件事两个人了。只有抓准事物的特征,并使它与同类事物区别开来,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才能够观察出许多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此事物同彼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其特点和实质。特别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学会把瞬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条理地记下来。如果不记下来,即使当时灵感再怎么好,也会像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在脑中不留痕迹。所以,我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记下自己观察的所见所闻,录下自己阅读的所得所感,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积累的作文素材丰富了,习作兴趣更浓了,也不再为作文没东西写而咬笔杆搔头皮了。写作文时,他们个个成竹在胸,落笔迅捷。无论在写作内容上还是在写作的方法和形式上,他们都比过去思路更开阔,用词更准确,语言更生动形象了。
  实践告诉我们:观察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非一时一刻就可以做到的,要经过长期的观察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调动和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要消除学生自身的心里障碍,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使他们愉快地学习、生活,形成一种由观察―积累―写作的良性循环。长期以往,我们的学生就会走出:“作文难,难作文”的困境,进入“作文乐,乐作文”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