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双引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祥祥
摘要:美术基础教学“预设”课程的僵化、静态化、确定性、可操作性束缚着课程的进步,“生成”式的美术教学更加符合美术基础教学改革的需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能使美术课堂成为“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综合体。
关键词:预设;生成;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98-01
在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而造成的错误意外或者学生观察差异等原因,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课堂“意外”,或多或少地延缓或促进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扰乱老师教学的预设。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的进理课堂意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美术课,课堂意外的情况和类型比其他学科更加复杂和更加棘手,因此美学老师只有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新知识渴求、对新智慧的向往、调动新激情。美术教师如何利用静态预设在动态生成环境下较好的完成课堂教学,这将是我们必须解决和直面的重点问题。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反对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有效完成的过程,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健康有效的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因此生成教学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特点。生成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劈开教师预先设计好和死板的教学计划,可以避免学生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对事物感兴趣程度及利用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对课堂出现各种“意外”进行不断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认识的动态过程。生成教学就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预设教学则像一列按照精确的时刻表行使的火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没有真正的理解“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且在教学中不能准确而恰当地把握好这者关系,使得出现种种“意外”。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一实际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一、预设教学不是万能的“锦囊”
预设教学指的是一份由专家学者或者有经验的教师写的教学方案,其中有预先设计好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设计者们在制作这种教学方案时最大可能的考虑了可能出现的教学情景并预设了应对策略,不管教师课堂技能的如何,只要打开“锦囊”,取出其中的部分内容,就能依照详尽的设计的说明一步一步地展开教学。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广大美术教师准确地把握新的理念,专家学者们采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美术教学案例,经过整理、加工后编撰成新课程美术教学案例集,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借鉴指导。于是,有些教师就将这些示范性极强的经典案例当作指导实际工作的榜样,虔诚地效仿。在“无穷的榜样力量”引导下,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完美的教学设计诱导下,许多新课程中的美术课堂就变成了经典课例的“翻版”,或者成为了“形似”且“神似”的双胞胎。
二、 “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是美术课
堂有效性的“双引擎”
弹性预设要求教师不要将所有的教学目标、课堂的问题和课堂情景等全都预先设计,为动态生成腾出一定的空间。在不同教学目标的课堂和不同的班级相同教学目标的课堂中实施美术教学,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学习时间段差异、学生心理个体差异等原因,会出现不同的课堂“意外”,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处理方式,这是对预设目标最好的补充和完善。任何精彩的美术都不完全是在课前预设形成的,而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从心与心的搏动中,从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从情感与情感的共鸣中动态生长形成的,这正是美术课的教学魅力所在。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更好实现“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综合呢?
(一)“生成”和“预设”在平衡协调中“和平共处”。美术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美术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需要改进预设?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在注重教学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而且美术新课程改革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提供了保证。一些教师将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师参考书和教案集等视为“圣经”,教学的一切活动都以它为“蓝本”展开,积极防范预设“意外” 的“意外”,死硬的引导预设“意外”的“意外”向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过程中发展,或者直接打断“意外”,实现精心地设计的预设目标。生成教学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教学,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动态生成”中升华提高。美术课程教学作具有复杂的系统的完整过程,真实的美术课必然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随机性正是美术课的生命活力所在,需要在各种进程、运动和变化中生存发展,而不是离开“动态生成”的“活水”而作为客观的目标或单纯的学习内容摆在学生面前,需要学生已有经验与新信息的不断“酝酿”作用才能逐渐生成。因此地无银三百两,预设目标时要考虑到怎样让学生走在过程中,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根据过程的展开“动态”调整设定过程性目标和教学策略。
因此在预设中要改变平地型设计,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要让学生去爬坡。在接受智慧的挑战中,发挥他们的一切才智,让美术课堂成为充满生机和乐趣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完成由一次课程向二次课程的动态生成与建构过程。“预设”不能是静态的,“生成”则必须是动态的,只有真正地理解了二者的含义才能创造精彩的课程。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会让美术课堂变得更真实,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2]新课程美术教学案例选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