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学科教师把好课堂秩序关的几点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枫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台上表演、台下喧哗;你回答你的问题,我说我的话;游戏时热热闹闹,教学任务却落不到实处。由此,课堂的纪律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那么如何抓好课堂纪律的管理呢?以下是作者的几点看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指出,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和谐关系的形成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①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正确认识纪律,对纪律自觉遵守执行,积极维护纪律的态度,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不一味地制定班规、班纪。让学生逐渐增强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通过演讲、表演、辩论、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活动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纪律。②了解学生。面对学生个体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对教育的认识及家庭成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都会影响学生的亲情感,同学情以及与老师的沟通程度,特别是单亲家庭、重男轻女家庭都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教师应多换位思考,替学生多想一些,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心底觉得你是亲近的,使得师生关系和谐,课堂纪律就会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2)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偶发即不分时间、场合的突发事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要注意:①教师语气。教师的语气、语态、体态都会影响你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顺耳又教育人的话来说服,如“青年人,冷静点”、“请勿扰乱课堂,课后有理再说也不迟”。不要对学生一味地“气势汹汹”,能让气氛缓和就尽量缓和,事后在进行教育。②不偏心。特别注意“先入为主”的心理,如果在处理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偏心,那么你这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场公正,处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奖惩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绩好的,对成绩差的不要有偏见,即注意那种“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的不良心理。③冷处理。不急于处理,不急于发表意见,师生共同冷静思考几分钟,以免影响课堂教学。让学生心里有数,课后再进行处理,让学生说出事情原因,分析利害关系,分析自身优缺点。不一定总让教师来说明情况,讲明道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在成长中已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运用奖惩机制。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纪律管住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学生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总结知识,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ⅩⅩⅩ同学看书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读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在奖励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质性奖励,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教师可以报以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等。在教师的举手之间,眉宇之间,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同时维持纪律性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惩罚。所谓惩罚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但惩罚要讲究技巧性,不能滥用,更不能进行体罚,有时针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就是一种惩罚。虽然奖励与惩罚都能刺激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但一味地奖励、一味地惩罚都会影响学生行为的积极性。
  经过多次实践证明,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自然而和谐、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