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传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从小学6个学年来看,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思维发展的水平、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认识了解社会的深入程度的特点,将小学阅读分成了3个学龄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第1学龄段;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第2学龄段;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第3学龄段。在不同学龄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目标。在整个小学阶段里,阅读课文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系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范围逐渐广阔,思维逐步发展,通过梯级阅读,这些要求逐步加深,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通过学生和教师与作者共同创造,帮助学生完善自己,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并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根据3个学龄段小学生的特点,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见解。
  在第1学龄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由于这时的学生才刚刚进入学习阶段,认识的字还很有限,马上就开始书面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有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相对而言思维发展较为迟缓。因此,该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以发展语言来促进学生思维及其心理发展。针对这种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结合以下几项训练活动来开展这一学龄段的阅读教学活动。
  一是要结合看图训练来开始阅读。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包含有声情并茂故事情节的插图。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对照图文来读课文,要结合拼音这种有效工具,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样既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生词的能力。
  二是要结合说话训练来规范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就是以发展学生语言为基础的,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发展语言来促进学生思维及其心理发展。
  三是要借助字典工具来识字阅读,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通过以阅读促识字,以识字促进阅读,多读多识,多识多读的途径,培养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阅读课文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的,要能够完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词语、句子的意思,课文的内容,以及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靠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工具书的帮助,如:小学里常用的《新华字典》、《成语手册》,以及一些辅导手册等。要让学生掌握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互助识字、注音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尽快进入独立阅读打好基础。
  在第2学龄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时的小学生,按照要求已经认识了近二千五百个生字,基本具备了自己独立阅读的条件。因此,要在第一学龄段学习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是要结合描写训练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描写的基础,写离不开读。该学龄段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借助阅读学会描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课文中的句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运用,加深影响,为今后的进一步写作奠定基础。
  二是要通过朗读的训练培养阅读能力,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范读或多媒体的音像效果示范,优化朗读过程,从听觉视觉多种感官共同感受,使学生既能领略作品高超的艺术和丰富情感,又能感受强烈的人格力量,激发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针对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朗读训练。如在朗读中创设意境,扮演角色朗读、范读、领读、分组读、男女轮读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是通过模仿训练加深阅读能力,要使学生更易对课文理解,就要大量借鉴学习别人优秀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作文的自行创作能力,要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的遣词造句,在模仿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
  在第3学龄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个阶段,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别人观察、感悟、思考工作生活的经验,从而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也就是说把阅读当作认识、了解、观察、感悟、思考人生社会,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结合思考训练来加深阅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逐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读书。使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从模糊到清晰,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习惯里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通过加强学生的基础性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是结合大量阅读训练增加阅读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读量少必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语言词汇的积累不丰富,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就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老师要注意阅读量与兴趣性相统一,加大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阅读量的加大须与学生的兴趣性相联系,这不仅仅是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更因为兴趣性是阅读的根基,如果没有阅读中的“量”的积累则无法达到学习结果中的“质”的飞跃。
  阅读不同于识记枯燥的公式,不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负担。孩子们的读书习惯,靠老师和家长的逼迫是不可能得到的。只有从培养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开始着手。因此应积极引导他们去阅读,不能光背唐诗、宋词,而是要有选择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读任意喜欢的书。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不要把目标限定在会背了什么,读了多少名著上,而应该把目标定位在是否保护了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上。
  总之,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只有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训练,加强指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潜心读书,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