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察生活 先写后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平尧

  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学中的“老大难”,但只要方法得当,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1)从生活中找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因此,作文就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来。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门径”,只要有了行之有效的门径,就可以写出好作文来。为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②写书评、影(视)评。我们看书、看电影(电视),难免会对书(影、视)中的情节、人物或作者的表现方法发表议论。如果能把这些议论记下来,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欣赏能力便会得到迅速提高。
  ③读后写或分析人物个性特征。所谓“读后写”,就是选择一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读过一两遍后,不看文章,凭记忆,把文章的内容具体地写出来。可以用文中的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进行补充加工。写完后,与原文对照一下,看哪些语句没有把原文的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哪些语句使原文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感人。经常做这种练习,能不断地学习到写作的方法,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比较、记忆和创造能力,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2)“下水”引领,学生模仿。教师“下水”和学生一起作文,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家叶圣陶曾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这就是“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怎样布局、遣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教师“下水”指导学生作文时: ①教师应切实不忘作文甘苦。②可给学生起表率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教师并非是只说不练的天桥把式,具有求实性。③可以使学生怀着敢跟老师争高低的心理来饶有兴趣地写作文,具有启发性。④教师身临其境,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讲评作文的主动权,具有权威性。为使学生过好写记叙文这一关,我曾来个“现场练兵”――邀请一位事迹突出的中学教师给同学们做报告,并要求同学们听完报告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人或记事的记叙文,同时我也声明“下水”作文,和同学们一道探讨、交流,以便提高。任务完成后,我针对同学们的作文情况,既讲了他们从立意、选材到组织、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也讲了自己在这几方面的情况,还将文章读给他们听。经过对照交流,使同学们在不知所措处“豁然开朗”,在力不从心处大受启迪。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辅导,那些原来怕写作文的同学不怕了,原来不感兴趣的同学则兴趣大增,而原来写作基础好的同学,更是突飞猛进了。
  (3)先写后议,以议促写。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一节课写好作文,再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具体做法是:①交换学生作文。②让学生阅读组内所有作文。③组内讨论,给每一篇作文下一个中肯的评语。④选出比较出色的作文,归纳组内作文存在的问题,选一人面向全班发表意见。⑤教师作最后总结。
  教师在施行此项教学活动时要调动起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做到合作、自主、交流,共同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要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持之以恒就会写出好的作文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