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通银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1)要打破学科界限,树立新的育人观。作为数学教师,由于传统数学教育观的影响,除了不知道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外,可能最大的困惑是误以为数学和德育是两个不可相融的学科,认为它们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学科体系、界限,这就为我们在理论上造成严重的障碍,致使我们不愿意想或不敢想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它们之间是相融、相依、相促进的。首先,德育属于哲学范畴,“任何哲学都来源于自然科学”,数学是自然科学之一,也可说,数学是德育的基础之一;其次,数学思想中仍然蕴含着德育的成分,如辩证唯物思想、科学的逻辑推理形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再次,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打破学科界限,树立相融、相依、相促进的理念,为数学教学实践奠定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2)要准确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因素不明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细心阅读,精心思考,这样才能准确地挖掘出蕴藏在教材内容深处的德育因素。如教学“圆的周长”,提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定值时,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圆周率这一概念,这时只讲清圆周率的本质属性及近似值是不够的,应该从数学史的角度讲清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借此契机把我国古文化成就展示给学生,从而渗透了德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科学的热情。
(3)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渗透德育。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既能使学生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组织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一节时,引入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种地的”、“打工的”、“卖菜的”……“他们挣钱容易吗?”“不容易”。“他们给你们零花钱吗?”“给。”“给多少?”“1元”、“5角”……“那我们今天就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记得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节时,一个学生在演示操作天平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天平的横梁摔成了三段,当时全班哗然,该生也慌了,而我却没有埋怨他,只是说:“没有关系。”但为教育他损坏东西要赔,我又说:“下课后老师与你共同修复怎样?”他怯生生地点了点头。课后,一支“502胶水”解决了这个问题,可孩子却掉下了感动的泪珠。在练习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巩固知识、传播传统美德的双重目的。如在与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在小黑板上编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二年级同学帮助身残的李阿姨打扫卫生,男生有9人,女生有7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4组进行,每组有几人?”在安排课外练习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自己先到班主任那里收集好人好事记载情况,然后选定内容自编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在受到美德的教育与熏陶的同时,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运用。所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4)针对学生实际,恰如其分地进行德育渗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还必须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比较淡,理解能力较差,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家长的严格要求才能完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注意这些特征。比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或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时,学生常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毛病。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弄清谁和谁相比,谁多谁少,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此点作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