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天贤
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实情,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生物教学工作中,因此,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往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不参加中考,加上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学生根本不把这种所谓的“豆芽科”放在眼里,高兴时学一点,大部分时间则把生物课当休息课。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切忌盲目批评学生,而是要有耐心找学生谈心。经常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面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大胆质疑、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及时表扬;即使有的学生因知识或其他原因所致使探究失败了,教师仍应肯定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在传授知识时,应尽量收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在有关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生物科学中尚待解决的难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不仅仅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知识,怎样将旧知识合成新的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解决实验材料等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种子的结构》一章时,我曾让每位同学自己回家用绿豆或黄豆发芽,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与课本中的图比较。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平时吃的豆芽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豆子发芽有几种方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出推测和解释,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学生对种子结构的印象就深了。
三、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教学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克服“满堂灌”,做到“少讲、精讲”,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应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我布置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然后把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带到学校,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探究实验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结论印象就更深刻,学习的热情更强烈了。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
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毕业生都直接流向社会,即当地农村。这些新增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学到初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文化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回乡务农就业的实用技术。如花卉、观赏植物、果树、蔬菜等植物的栽培和养殖,让他们在离开学校时能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还应重视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使他们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灵活运用。如积极进行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关注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退下,将广阔的天地留给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