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娟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的实施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教学内容的精选化、整合化;教学过程的灵活化、最优化;教学氛围的民主化、和谐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激励化。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 构建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呢?
  一、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即将达到或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最近发展区”和“层次需要”也是不同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具体化、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的目标要“跳一跳,够得到”,在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桃子”的优秀经验,学生只有明确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才能认定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才能避免学习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化、整合化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实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从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因此我们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课程资源,创造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三、教学过程的灵活化、最优化
  1.灵活处理音乐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既要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使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
  3.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能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氛围的民主化、和谐化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师感受到了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有效教学必须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势必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激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评定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它提倡注重质性取向、有利于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结果,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重视相对性评价。
  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从关注学生学习的差距和不足转变为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区别对待,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目的的激励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情况,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的多种评价体系,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减少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