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永亮
摘 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这些方式的有效实施是建立在同学们具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寻找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质疑精神 质疑能力
经对几个班级的调查,我发现90%以上的学生有向老师提问的意向,但仅约10%的学生经常提问,从来没有向老师提问的约占50%。这种在求知过程中羞于提问的现象正反映了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发问、学习被动、缺乏探究主动性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真正开始启动,才开始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学生的现状
(一)无问题可疑。
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给出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从不怀疑老师给出的结果是否准确。这样,当学生面对探究问题时会觉得束手无策,面对一题多解时往往会出现单一答案。
(二)没有胆量去怀疑。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甘做他人的问题的奴仆。在解决问题中,有些学生想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不好意思,怕自己的质疑有错,更怕遭到嘲笑和指责,以至于不敢向老师请教。再加上有很多问题都有标准答案,造成了学生怀疑自己的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意识日渐淡化。
(三)“后进生”质疑数学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
所谓的“后进生”就是基础较差、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已经较吃力,能力决定了他们无法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
(四)没有质疑的时间和机会。
学生质疑的时间大部分是集中在课堂上,所以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质疑,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就成为关键的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发问、问题太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质疑,或问题的跨度小、难度不适当,又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去质疑。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策略
从教育实践上看,大多数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都有好问、多问、深问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而具有这样的思维品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突破定势思维的禁锢,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所以学生要全面发展,质疑是关键。
(一)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氛围上下工夫。
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体系要突出鼓励创造性,并允许有其他答案,允许答案多样化。平常可以质疑书本,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寻找比书本上的解决方法更优的方法。提倡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良好氛围的形成,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将被淡化,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拥有者,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将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学生的主体性将大大增强,这样一来就为质疑的道路扫除了障碍。
(二)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学生质疑释疑的成功体验。
教师应注意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精设计一系列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可通过精心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跳进去,从而他们培养多思的品质;也可精心设计一些错题,使学生质疑题目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开展知识窗活动,如:开展“到底错在哪里?”的研究性活动(如判断命题“一组对边相等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准确性),对这个命题有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发散能力会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提问和鼓励批判思维的存在,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紧紧围绕教材,思考概念、定义是怎样引入的?是否还有更好的引入方法?它的关键是什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公式、法则是否可以反用,如果可以,根据是什么?如果不能用,又是为什么?在思考问题中,只有勇于打破定势思维,才会使问题变得具有研究价值。只有勇于批判固有的思维,才能产生有创造性的独立见解。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说“不”,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问题空间,质疑的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四)发挥求知欲,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疑问。
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时,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例题:证明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进而提出:顺次联结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各边中点构成的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吗?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
疑乃思之端,学之源。质疑是思维的起步,是求解的前提,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一种宝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而且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质疑并提出问题,而且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质疑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有疑方能创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探索,对各种可能的思路进行探究、辨析,或从正、反两方面相互比较,从而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从设疑、起疑、思疑到释疑,逐步培养,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以上谈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这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而且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更是为了实现“教最终达到不复教”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处理好“教学”与“质疑”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起于思”。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美琦.学生生活经验与中学数学教学,福建:福建教学研究,2006.3:27.
[2]吴宪芳,郭熙汉等.数学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2-100.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