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蓉
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课堂作为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化的活动场所,是一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也是一种文化,这就是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守的课堂精神和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仅是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进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实现课堂文化的重建。语文,作为母语,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语文课堂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引领学生去正确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满足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培育学生的智慧,着眼学生的可眼持续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个性张扬
语文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因而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儿童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对文本应有自己的感动,有自己的诠释,有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因此传承文化的语文课堂,在关注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这种文化发扬光大的主人。
先来看一位老师教学《荷花》(苏教版第六册)的片断: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察觉到“冒”字特别美,就已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了长、钻、伸、露、探、冲)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才可以叫“冒”出来。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叫“冒”。
生:我认为这里的“冒”还指面带笑容地钻出来,在荷叶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兴高采烈地长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生机勃勃地长出来才叫“冒”。
……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词,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却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这种文化的魅力,这就是语文课堂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本位回归
语文姓语,语文就是语文,强调语文自己的特点和性质。语文课堂文化关注本位回归,意味着要把握好语文的特点和性质,坚守住语文教学的课程本位,完成语文教学的本位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从本质上讲,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及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的人格铺底,为提高民族素质、重铸人文精神、传承文明奠定基础。
在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借由课件中的演示“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攻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葬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采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诗人。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学生们的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中那忧国忧民的感情。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说王老师在指导朗读,也可以说他在培养学生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朗读中,一方面学生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朗读中又深化着学生对诗中感情的领悟,使学生的爱国情怀迅速积聚,这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两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地交织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了学生的心灵。
三、“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文化应关注价值引领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应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引领学生登堂入室,走进积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烙着民族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关注价值引领,就是语文课堂应引领学生去正确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让学生对这种文化产生一种敬重、亲近、珍爱及惊叹之情。他们阅读一篇篇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探险;他们在学习中的感悟是他们成长过程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
如古诗《泊船瓜州》是王安石的一篇千古佳作。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王安石经过精心推敲而选定的。他先后用“到、过、入、满”等字,但最终还是锁定“绿”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绿”字一妙在形象,一个“绿”字,把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春风吹拂,千里江南,满目新绿。这样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意也就深邃得多了。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绿”是什么?是生机、生活力,是希望,也是憧憬。诗人当时肯定也有这种心情。三妙在“理趣”。“绿”是春风带来的,“春风”既是实写,又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联系作者变法背景,浮沉的仕途,这春风似一种皇恩浩荡,能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带来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语文是一种严肃的文化。语文课堂文化首先要有价值引领。如果没有高尚、严肃的价值引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文化将会失去其固有的“本体价值”,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肤浅、浮躁,甚至是功利、粗劣。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但这种文化不是虚实的,它整合、弥散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中,从本质上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文化”。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