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历史教学策略,提高历史教学质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瑞峰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精神,以素质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情景交融、师生互动”的情境中乐学史学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史学基础、认知能力和史学情感,从而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放大历史教学成效,全力提高历史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创新策略 改进方法 提高质效
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在激情引趣中催生学生的史学情感,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在链接实践中放大历史教学效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扩大自身的信息量,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使历史教学与提高素养同频共振。
一、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策略,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初中生的好胜心、自尊心比较强,他们总认为自己已经是小大人,想得到别人的理解、老师的尊重。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从现代传媒上学习教学理论、业务知识、教学经验,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履职能力,在教学中履职尽责,走进学生,与学生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了解把握学生的情感爱好、感知能力、史学基础,以素质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对待学生,从人格上尊重学生。教师要虚心地听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意见、建议,对学生有益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合,梳理出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进步的“金点子”,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利用,全力营造“亲师信道”的教学氛围,催生学生的史学情感,激发其学习史学的动力。如,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古今考试制度进行比较,对两宋时期“梯田开垦的利与弊”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以自身的认知、感悟开展评点秦始皇、汉武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史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全力培养探究、合作精神。历史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对于记忆性要求较高,有的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独特思维、点滴进步、成功之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会学习方法,引导合作交流,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哲人说,教给学生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活学活用,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学,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科学预习,指导学生采取快速浏览、重点揣摩的方式阅读教材内容,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选准角度思考问题的,找准重点、难点的突破口,指导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汇总预习遇到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不但增加了预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为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内外关联的思考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环节进行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活动。我在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会”时,在课前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了解、掌握我国的古代文学艺术,让学生徜徉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的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加深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我以《说唱脸谱》导入新课,京剧的特色、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歌词容易被学生接受、引发共鸣,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歌曲中领略中华民族多彩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文化殿堂,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引入电教媒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随着教改的深入、科技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入电教媒介,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历史教学成效。历史教材是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教材中展现的教学信息比较有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历史教学扩充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并用课件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但可以有效增强信息量,而且可以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教学成效。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生动的史实、精彩的画面中体会许多抗日的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了解、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明白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链接现实生活,开展主题活动,创设联系实践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衔接现实生活学习史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活学活用、灵活运用的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绘制历史图表,编辑历史小报、参加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拓展教学空间,带领学生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让学生在学习先烈事迹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刻认识历史,领悟幸福生活,养成良好品质。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文史馆了解家乡各个发展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访问和社会调查,培养整理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对家乡发展有所了解,学生直观形象了解了家乡丰富的人文建设成果,感悟了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了调查研究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825.htm